飲食人誌:<br>四川速遞湯底麻辣火鍋夠地道

飲食人誌:
四川速遞湯底麻辣火鍋夠地道

四川盆地氣候溫熱潮濕,當地出產的辣椒,跟南方的在味道和辣度方面,有天壤之別,這正好解釋到,為甚麼香港的麻辣味,總跟國內相差一大截,新張的四川火鍋館,就是看準這點,特地請四川師傅嚴選多種土產辣椒,依傳統配方,混醬入袋,直接送到香港,原裝放進湯鍋中,故此味道跟四川當地極相似。

記者:楊一凡 攝影:陳陶鈞

以往大家吃外省菜,先會考慮廚師是否來自他鄉,鮮有考慮配料的來源地,卻原來他鄉配料跟廚藝同樣重要,像吃川菜,只有從頭至尾都用四川香料和辣椒,才能煮出接近十足的原味,香港很多川菜館,就是混入了本地香料,故味道總是辣而不麻或麻而不夠辣,新張一星期的川式火鍋館,開館前派了幾位本地師傅北上四川取經,明白到川味小菜如口水雞,原來在放配料和肉類的次序,跟粵式小炒不同,另外最重要的當然是掌握了如何煮麻辣湯底。

迎合港人少放油
經理說:「醬料從四川調配,運來港後,我們用豬骨及牛骨湯煮,四川當地的麻辣鍋那層油極厚,厚得煮滾後表面仍毫無動靜,我們在保留原味之餘,亦減少了油量,以迎合港人口味,在加熱約一分鐘左右,就能看見氣泡滾動,開張至今生意不錯,自由行的顧客尤其滿意,他們能吃辣,吃得出我們的湯底,跟國內的差不多。」餐牌上暫時只得八款川菜和六款前菜,店方表示冬天以火鍋為主,如引入本地鮮見的生扣鴨腸、鴨血及黑毛肚,遲些才考慮加入其他菜式。

●陳醋、香荽、味鹽、蒜茸、蝦抽醬、指天椒、麻辣醬……等十多款醬料,任你混。

招牌湯底及配料
重慶鴛鴦鍋$58?成都風味魚頭$48/斤:
鴛鴦鍋包括招牌麻辣老火鍋湯底及清湯,老火鍋湯較濃縮,秘訣在加了翻用過的紅油,以及紅和青花椒混合,紅花椒夠麻青花椒夠辣,二合一就是正宗的四川煮法;清湯鍋則加了餐肉、冬菇、番茄及葱段。把一斤重的魚頭一開二,一邊加調味略煎熟,生熟隨意,魚頭美味在夠鮮,其軟骨及骨間的啫喱組織又「夠索」,十數分鐘就吸了滿頭紅油,吃時細意吸啜軟軟的脂肪,那鮮味和辣味聯手進攻味蕾,實在回味。

●半粒花椒,也夠你雙唇和舌頭麻痹十幾秒,布包花椒正為免卻這麻煩。

新奇四川配料
萵笋$18(後)?生劏鴨血$28(中)?生扣鴨腸$38(前):
像菜頭一樣的萵笋,口感像菜梗,遇辣仍能保持清甜的笋味;鴨血不但鮮還很足料,在香港吃到的豬紅,大多軟如啫喱,得用湯匙勺起,但生劏鴨血卻可用火鍋叉叉起,我從湯鍋送到碗裏都無穿無爛;說鴨腸是生扣,意即在活鴨身上抽腸,因為活,所以口感異常卜脆,灼至鴨腸卷曲便可,吃時卜卜聲響。

激爽毛肚黃喉
四川牛心頂$38(後)?重慶黃喉$38(中)?四川黑毛肚$38(前):
全部從四川運至本港,牛心頂跟黃喉同樣是指在食道和胃之間的部份,黃喉來自豬,這兩款配料很耐滾,就算泡上半小時,口感一樣爽;至於黑毛肚則是來自長毛黑牛,經理提示我:「還記得華仔那個飲品廣告中,出現過的黑色長毛牛嘛?就是牠囉!」

田雞惹味 泡椒惹火
重慶泡椒田雞$58:
菜式的精華在於泡椒,那是用矮小的紅椒,加味水浸泡成酸、辣、鹹於一身的辣椒,因為色嬌豔故又稱大紅袍,無論你吃田雞、西芹及葱段時,不妨加一粒半粒泡椒同吃,保證有驚喜,那酸和鹹分散了辣的注意力,亦令田雞更惹味。

肉蟹 辣中帶鮮
四川香辣肉蟹$68/斤:
一直以為海鮮類辣菜就只得水煮魚、蒸剁辣魚頭,卻原來吃漏了香辣肉蟹,大家都知辣最能帶出鮮味,但想不到用麻辣來炒蟹,可以這麼入味,在辣以外,多添了花椒的香,美味較薑葱蟹勝一籌。

遊客余小姐:我覺得麻辣湯很對味,跟魚頭同吃,是一絕,老火鍋湯香又辣,跟國內的有八至九成相似。

川流不息重慶火鍋
電話:23839388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40至42號A百營中心地下
座位:120個
營業時間:5:00pm-4: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