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地及國際財經新聞的焦點,肯定是有大量資金流入下,金管局主動入市承接美元沽盤,以及多個歐洲國家正面臨加息壓力,令全球息率有趨升的情況。雖然這兩段財經新聞似乎與港股無直接關係,不過,當仔細分析下,其實均涉及股市較敏感的息口問題,隨時會觸發港股走勢轉弱,尤其是在過去半年,港股由低位8400點升近12500點水平後,升勢明顯受阻,總成交額更有減無增,上周五更只有118億元,反映投資者因後市走勢不明朗而「無心戀戰」。
上周港股之所以能逃過外圍股市下跌的拖累,相信主要是仍然有大量未平倉的衍生合約,其中不乏對沖盤,令早前看好後市的機構投資者可以放心繼續看好,所以市場即使出現下跌,調整幅度亦較少,因此港股在月底前應會繼續在12000點附近徘徊。
雖然港股上周走勢仍未有見頂回落迹象,但外圍市況已「走樣」,好像納指及日經均有見頂回落之勢,尤其是日經指數,走勢一浪低於一浪;納指亦開始與杜指及標普指數走勢背馳,若果稍後兩個指數之跌幅稍為擴大,相信港股便會出現真正的下跌。
至於在外圍貨幣頻以加息來紓緩通脹壓力下,美國最終會否利用加息以防止因美元持續偏弱而引發的資金流走,繼而觸發美股下跌,仍是未知之數。不過,筆者偏向相信美國在大選前,聯儲局會繼續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現時美國對外貿易差額及財政赤字日益擴大下,失業率又剛開始回落,若貿然跟隨外圍加息,不但未能遏止美元弱勢導致的資金外流,反而會令投資者認定是加息周期開始,令美股下跌。所以即使因資金外流而產生加息壓力,聯儲局亦會採用拖延策略,相信要明年底才會把息口作出調整。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