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60歲人了,滾石樂隊的靈魂MickJagger還是拼勁如昔,看他渾身是勁,大汗淋漓地滿場遊走,時而衝到台前向觀眾熱烈揮手,時而邊跳邊唱,歌聲加上琴聲、掌聲,滿場激盪,把人們情緒帶向亢奮。舉目所見,每個人都是站着看表演,椅子變成是供站立的看台。
樂隊由8時45分開始,不停演奏足兩小時,其間沒有中場休息,作為主角的MickJagger也汗流浹背地由頭至尾奉陪,整個表演過程完全沒有加插嘉賓客串,也沒有說笑話或頻換衣服來消耗時間,是老老實實地去交足兩小時工夫,因為觀眾掏錢是要看主角表演而不是看別的人搞笑打諢。
在筆者印象中,愈是成名的世界級藝人愈是不敢欺場,像早兩星期的Santana主角Carlos也是做足全場。再遠些,筆者居美期間,常有機會看那些名重一時的藝人演唱,如貓王、DianaRoss、TheEagles及TinaTurner等,莫不是落力表演至終場。這是一個成名藝人應有的專業操守。
如今維港巨星匯已曲終人散,伴之而來的一切指摘聲、嘲笑聲、歎息聲也會隨時日推移而靜下來,或者是時候讓大家想想,這樣的節目是否一無可取呢?我看也不盡然,最低限度在兩方面於香港是有好處的。
其一是以政府的號召力,一次過邀請這麼多世界級歌星和樂隊來港表演,這不但是香港一地的盛事,也是東南亞地方的盛事(包括廣東地區),他們的到來,除了帶給香港和周邊地區的人士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外,更是給本地娛樂界有個觀摩學習的機會。想想看,如若沒有這個巨星匯,要一次過去觀看學習不同風格的表演是何其難,更不用說要耗費多少時間和金錢了。筆者雖不是表演藝術中人,但也明白要藝術不斷進步,與外國頂級表演者觀摩學習是必須的。類似巨星匯的活動能提供最方便的機緣。
其二是環顧整個東南亞,似乎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曾經舉辦這樣的表演盛會,當然這中間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為宗教、文化和政治各種因素,乾脆不容許這類活動大張旗鼓地舉行。但每個地區卻一定有部份喜歡西方表演藝術的人,如香港能定期舉辦類似巨星匯的節日,這批人便是最佳的遊客群。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除了山長水遠到歐美去看單一表演外,就沒有別的選擇了,久而久之,巨星匯便會變成一個吸引遊客的節日,就像外國那些著名的藝術節一樣。
為了增加吸引力,這個節日也可配合其他項目舉行,例如選在11月,以配合大量到廣州秋交會的外國商人,又可以選在農曆新年前後,只要是天朗氣清的季節便成。再過兩年,待迪士尼樂園落成開放,巨星匯又可成為其中一個旅遊環節。
至於經費方面,初期開辦,宣傳不足,知名度自然不夠,政府補貼無可厚非,但隨着時日推移,知名度漸響,屆時入場人數大增,各種贊助經費和廣告收入紛紛到來,相信政府除了供應場地外,已不用納稅人分毫補貼,這好像每年在港舉辦的國際欖球七人賽(RugbySevens),這是真正的國際盛事,香港政府何嘗去包底,但每年卻吸引萬千海外球迷來港消費。
我相信巨星匯如能切實辦下去,一定會成為七人欖球賽後另一國際盛事。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李庚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