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和黃董事總經理馬世民(SimonMurray),喜歡挑戰自我,繼參加橫越撒哈拉沙漠的馬拉松賽事,本月底又決定遠征南極。令人驚異的是,這次遠征極地,馬世民選擇了無補給、無輔助的方式,與拍檔彭哈多(PenHadow)徒步前往南極點。對64歲的人而言,玩得是否有點過火?
馬世民不以為然。他坐在置地廣場的辦公室內笑着對記者解釋,說有人喜歡坐雪橇、有人喜歡坐飛機,到了離南極點50米的地方才徒步走最後幾十步、甚或索性坐在機上在上空繞過圈,實行到此一遊就算;但他自己則喜歡步行的感覺,不為甚麼,只為追求兒時的夢想,實現當時一般人心目中的英雄壯舉,成為極地旅人。他更希望,藉此啟發年長的及年少的人,生活可以很有意義,要活在當下,不要自怨自艾。
馬世民有他一套的看法,「九成多的打工仔都對現有的工作不滿,返工只為了生活。但人生不是這樣悲苦的,不一定要金錢掛帥。」他說生活其實可以很有意義,很精采,特別是當你自困境中走出來,更會珍惜現在。這位名重財經界的大班,語重心長地寄語年輕人,人生不是為了努力入名校、入名大學,入銀行成為出色的銀行家,入董事會當主席,打幾場高球,然後便離開塵世。他說要活在當下,將夢想變成事實,更引用佛家語句,說,「Youarewhatyouhavedone,andwhatyouhavedoneiswhatyouwillbecome(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界,今生作者是)。
同樣,他也希望能藉自己的南極之旅鼓勵長者,年過60,不一定只是坐於家中的扶手椅看電視度日。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做,不一定要體力勞動,不一定去南極,但最少要站起來做點事,體現生命的意義。
談到香港人現時的心態,馬世民認為,港人刻苦耐勞的程度確是差了。他憶述自己30多年前來港,那時香港人要求不多,只要有機會便會接受挑戰,努力賺錢;現時,則動不動就投訴,怨天尤人;其實於外國,每天也有人被解僱。他感慨地說,三餐不繼,不等於世界末日。
或者會有人覺得他風涼、也瘋狂,但64歲的年紀,冒險徒步走到南極,也的確得有勇氣。馬世民希望自己能夠成功完成這個壯舉,更希望能帶給香港人一點啟發,我們的適應能力,復原能力,其實比自己想像的要高。想想其他生活條件更差的國家,如越南、柬埔寨等,香港實在不值得有這麼多怨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