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備兌證市場自從引入莊家制之後,成交無可否認是顯著增加,促使投資者(特別是小投資者)參與窩輪的買賣,然而,近期筆者收到不少小投資者的投訴,訴說在窩輪買賣中虧損嚴重。
炒輪勝負關鍵除了要對市況估計有很高的準繩度外,更重要的是揀選合適及值得吸納的窩輪。選擇窩輪首先就是要懂得揀莊家,筆者親身經驗經歷過兩次窩輪的買賣,自此之後便將此兩次的對手(發行商)的所有窩輪列入黑名單。筆者姑諱其名,但卻可將此兩次經驗與大家分享。
第一次是吸納一隻中移動認購證,此證是零溢價,輪價0.6元。正常情況零溢價之股證是最貼正股價,當正股升1元,它便應該升0.1元,筆者在零溢價之時買入了此證,其後正股即日升1元,但此證之叫價為0.6元買入、0.7元賣出,買價與賣價相差10個價位,即是說要即沽就0.6元,掛0.7元沽則永遠未能成交。最後臨近收市正股回軟,筆者只好0.6元同價沽出。另一次是買恒指認購證,筆者買入此證後,指數不久便上升100多點,此證的叫價卻完全沒有變動。此為新上市之備兌證,溢價不高,到指數升到高位後只是橫行,此證之買入莊家便突然不知所終,其後便擺低一個價位掛入。
以上兩個例子屢見不鮮,所謂「樹大有枯枝」,發行商良莠不齊是無可避免,雖然備兌證是對賭的零和遊戲,但遊戲過程一定要公平,小投資者必須帶眼識人,懂得揀選發行商。
很多評論都建議投資者購買年期較長的窩輪,但筆者則認為,年期較長的窩輪一般是新上市,通常是最昂貴、最不抵買的。筆者通常會揀選一些上市大約三數個月,溢價亦收縮到一定低水平的窩輪。有人說近到期的窩輪風險較高,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炒輪一定要懂得止蝕,看錯市就要斬貨,根本不宜持有超過一個月,除非此證是零溢價,否則就是正股不跌,此證也會縮水(收溢價),長揸必輸。以筆者之經驗,愈近到期日之認股證,表現會愈公平,只要不是價外證及高溢價便可。篇幅所限,下周再談。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