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北極一樣同為「極地」,但南極是全球七大洲之一,只是接近99.6%土地為冰雪覆蓋。若以地理面積計算,其體積更大於澳洲及整個美國。但這裏包含了全球90%的冰雪,逾70%的水,若然全部溶解,全球水位將上升70米。
南極全年平均溫度為攝氏-50度,夏季溫度攝氏-21度,冬季溫度攝氏-78度,氣候極嚴寒,不下雨。此外,當地經常颳起烈風,平均風速每小時逾200公里,夏季亦逾100公里,因此是最乾燥的大陸。6個月的永晝,6個月的永夜,亦令生物難以適應生存,成為世紀的淨土。
不過,卻又是這樣一個地方吸引着無數探險家,一次又一次的探索遠征,包括1911年首位扺達南極點的挪威人羅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受風雪困擾死於南極的史考特(RobertFalconScott)。當然還包括亨利.沙克爾頓(ErnestShackleton)及道格拉斯.莫森(DouglasMawson)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迹。
按照行程,馬世民與彭哈多將於本月底飛往智利蓬塔阿雷納斯,再轉往帕特里奧特山的南極營區適應。接着轉乘雙獺式飛機,到達小南極赫庫利斯小灣的起點,為12月初的遠征做好準備,料徒步65日後,明年2月初便可走畢1200公里全程,到達南極點。一旦成事,他將成為全球最年長,無補給下完成南極徒步的旅行者。馬世民妻子珍妮弗(Jennifer)10月已出發,展開全球首次環繞南北兩極直升機飛行,兩人並相約在南極會合。
由於無補給或狗隻幫忙,行程所需一切用品、食物及燃料均會分成兩份,各重120公斤,由兩人自行用雪橇拖行。南極位於海拔逾2800米,加上每人各載負用品,故行程早段最為艱巨,首3天便要率先爬逾900米進入內陸平原。過程中,馬世民認為,最危險是變幻無常的天氣、凍瘡侵襲及墜入冰縫的危險。
為證明馬世民仍具能力完成這次旅程,彭哈多曾要求馬世民接受24小時耐力測試,包括晚上冒雨攀上30多米高的懸崖。彭哈多形容馬世民攀爬時精疲力竭,但卻未想過放棄,亦不求援,心志頑強得很。彭哈多說:「征服南極,體能要好不說,心態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