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巴金成中共祭壇供品 - 伍東

盡論中國:巴金成中共祭壇供品 - 伍東

本月二十五日是文壇巨擘巴金百歲壽辰。內地文學界已醞釀慶祝事宜,巴金藝術周、國際學術研討會、座談會等陸續登場。作為碩果僅存的文壇世紀老人,巴金見證了中國近代文學的演繹,也見證了中國百年政治風雲,作為左派作家,他更見證了中共對文人的政治迫害。
文革期間,巴金在牛棚度過十多年。從牛棚解放出來,巴金說:「我不想多說空話,多說大話。我願意一點一滴地做點實在事情,留點痕迹。」他開始寫作《隨想錄》,被譽為煥發了老作家的第二春,成為同輩作家中的佼佼者。

癱瘓在床被封作協主席
然而,巴金隨之又被關進了精神「牛棚」:一直被封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成了中共擺在政治祭壇上的供品。
早在八五年初,巴金當選為作協主席時,已卧病上海,不能赴京與會。口不能言、手不能寫的老人,後來長期佔據作協主席,絕非其願望。早在二十年前,巴金已表示:「其實除了寫《隨想錄》,我甚麼事都沒有管,而且也不會管。」癱瘓在床後,他甚至多次要求安樂死。
實際上,操縱中國作家協會、操縱內地近七萬作家寫作方向的,是江澤民親信、全國作協黨組書記金炳華。

百歲老人期望創作自由
巴金也是任職時間最長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八三年至今已連任五屆。全國政協只是中共的政治花瓶,巴金確為這隻花瓶增色不少,但隨着政協參政議政功能的加強,無心無法視政的巴金反而成為負擔。今年三月全國政協換屆選舉時,巴金雖獲九成選票,卻是二十五位主席、副主席中得票率最低的,甚至比牽涉福建遠華走私案的賈慶林還低。與其說委員們對巴金不滿,毋寧說是對當局再次安排巴金任職的不滿。
如今,政府也好,文壇也好,都熱衷為巴金祝壽,但巴金早就厭倦這套,他期望的是「創作自由」時代的來臨。若中共當局能拆除精神「牛棚」,還作家們自由和人性,則巴金幸焉,作家幸焉,十三億人幸焉!
逢周六及周日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