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自從由中國傳入日本後,旋即傳遍日本全國。時至今天,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拉麵,更成為日本人的主要食糧。在本月初開業的「京都拉麵小路」,開幕當天已吸引了逾9,000名食客光顧,由於店舖太好生意,食物賣清而被迫提早關門。究竟拉麵小路有何吸引力?一定要走進去了解一下。
記者:黃潔蓮 攝影:伍慶泉
京都拉麵小路並非在大街上,而是在JR京都站的大樓裏,集合共7家來自日本各地的拉麵店,北至北海道函館、南至九州熊本。每家店舖都佔有獨立位置,但由於店舖面積細小,只得20至40個位置不等,所以每家店最少也要等15分鐘以上。排隊之前還要事先在店外的購票機選好想吃的拉麵,入座後放在枱上,侍應生便會收票。今日我哋介紹其中的6家拉麵店,吃完還有炒栗子、抹茶蛋糕作飯後甜品。
京都拉麵小路
地址:JR京都站大樓10樓(伊勢丹百貨店南側)
營業時間:11:00am-10:00pm
網址:
乾了整碗湯
一般認為中華拉麵始終是中國人主理較好吃,但在匠力吃過一碗特製中華拉麵後,確要改觀。他們的湯底除選用雞與豬外,還加入了鰹魚、海帶、乾瑤柱每日熬製15小時而成,魚鮮、肉濃、海味香集於一身的湯底,就算吃不下整碗麵,也要乾了整碗湯。
叉燒腍到散
尾道在日本哪個位置我也不曉得,單憑他們的拉麵湯底使用了大量瀨戶內海的小魚,相信應該靠近海邊吧(其實在廣島縣)?此外還加入豬和雞骨頭才熬出味道濃郁的湯底。值得一試還有那塊以豬肩膀裏脊肉製造的叉燒,燜得腍一夾即散,入味非常。
懷舊店湯底正
本地代表寶屋的店面狹小,座位不足20個,輪候時間最少也要20分鐘以上。而佢哋的豉油與豬骨一起得到在場人士說出:「連最後一滴湯都要一飲而盡!」的評價。
生雞蛋助陣
大部份日本拉麵都會加入烚蛋,難得德福卻加入了生的雞蛋黃,將之搗爛後與麵條一起吃,更覺麵條爽滑。當蛋黃汁與以七份豬骨和三份雞骨,還加入了蔬菜、水果、海帶等熬足七小時的湯混合後,淡黃的湯汁更加添湯汁的香酥味道。
豬腩肉代叉燒
走進店內覺得有點「娘」,居然大膽用紅與綠對比色作店的主調,細問之下原來這是參照老店創業48年以來的懷舊裝修而建。吃厭了薄得風也吹得起的日本叉燒,不妨轉轉口味吃麻雀牌大小的濃味豬肉件。這是師傅每日以日向出產的豬腩肉燜數小時而成,軟腍入味,肥而不膩有點像東坡肉。
內蒙古鹽炮製
使用內蒙古的鹽與澳洲的小麥來做麵條,湯底則是一貫關西風味、以椰菜熬製的鮮味湯底,加上名古屋的丸雞作材料,雖另類但都好滋味!
出門提一提
簽證:持BNO及特區護照均須簽證。查詢:25221184(日本領事館)
機票:乘搭國泰航空前往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來回票價$2,750,有效期7日。查詢:23900421(學聯旅遊)
交通:從JR大阪站乘火車至京都站約半小時。
貨幣:100日圓約兌7.17港元
鳴謝:國泰航空、HyattRegencyOs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