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申請破產數字經過4個月連續下跌後,10月份回升,增加198宗,至1648宗,但業界並不擔心破產飆升情況重現,認為經濟基調仍佳,在破產率完全見底前,個別月份的破產宗數有輕微上落,不足為奇。銀行公會主席柯清輝則估計,10月份數字上升,可能與正面信貸資料庫啟用後出現的短暫現象有關,從11月第一周的每日平均破產宗數所見,數字已回落。
破產管理署昨公布的破產數字顯示,10月份新申請破產的宗數,從9月份1450宗的過去兩年新低紀錄,回升至1648宗,但仍較去年同期的2421宗水平為低,今年首10個月提交申請的累計破產宗數為19384宗,去年同期達22370宗。
另外,上月份該署發出的破產令共1936宗,較9月份的1683宗增加253宗。
對於10月份新申請破產宗數回升,渣打銀行董事王冬勝認為,在破產率完全見底前,個別月份的破產數字難免會有上落波動,畢竟目前失業率仍高逾8%,因銀行在過去1年多,就有困難客戶安排債務重組,「能夠重組的都做得七七八八」,重組速度減慢也可能是新申請數字上升的原因。他相信,由於經濟氣氛好轉,利率低沉,樓市也漸見暢旺,整體破產率的趨勢會慢慢下移。即使有波動也已靠近谷底,他認為當失業率進一步下跌至5%或6%時,破產率見底的現象會更鞏固。
柯清輝指出,每個月的破產率變動成因,有時頗難解讀,10月份數字上升,他認為唯一可能相關的理由,是正面資料庫啟用後,導致原先過份借貸的客戶,再難借新錢填舊債,在「10個樽9個蓋」情況下「斷纜」,令短期的破產申請數字略為回升,11月份第1周的平均每日申請破產宗數,已見回落,顯示破產情況在下跌趨勢中仍會輕微反覆。
星展銀行(香港)零售銀行業務總監張耀堂表示,即使正面信貸資料庫導致破產申請回升,相信僅屬短暫現象,破產率整體趨勢仍向好,最惡劣的時期已過去,破產數字某程度屬於滯後數據,但鑑於本地經濟未全面復甦,破產宗數回落過程中仍會有反覆現象。他預期明年第2季度,每個月公布的新破產數字,有機會回落至1000宗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