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連月來風波迭起。首先是主席胡紅玉不獲董建華續聘,然後是繼任主席王見秋一上任就辭退候任行動科總監余仲賢。「董、王不容異己」的輿論一時甚囂塵上,董建華無力招架,王見秋於是含淚下台。輿論只問王見秋為甚麼上任之日即把人辭退,不問胡紅玉為甚麼離職前夕還要仗權聘請。
胡紅玉用人的法則,社會其實早有所聞。例如她重金延聘自己的大姑秦家德出任性別事務科總監,而這位秦家德是美國大學的所謂中國歷史學博士,所學不知跟平機會工作有甚麼關係。
至於秦家德有甚麼平等觀念,這裏且說一個小故事。一九九二年,傳播界學者鄭景鴻有意申請香港科技大學公共事務處職位,知道我在科大工作,問我意見。我說:「那個部門的主任叫秦家德,你得小心。」但鄭景鴻自恃才幹,以為工作只要直道而行即無大礙,決定投考,果然獲得取錄;但幾年之後,也果然獲罪於秦家德,被砌詞解雇。當時傳媒雖然有報道,卻沒有掀起風波。
同樣沒有掀起風波的新聞,是秦家德在退休之年,獲得弟婦胡紅玉續聘三年。所以,我收過一些平機會雇員的信,說平機會內有些人比一般人平等得多,說平機會內處處機關,一般職員步步難行。
《宋史》說,南宋丞相秦檜病危的時候,「謀以子火喜代相」;太子趙擔心尾大不掉,密啟高宗皇帝,點破其奸。秦火喜曾經問高宗聘誰繼任丞相,高宗就說:「此事卿不當與(你不應過問)。」現在胡紅玉去職前培植余仲賢,比秦檜去世前培植秦火喜的手法高明得多,只是她聘獵頭公司覓人才,又向獵頭公司推薦自己屬意的余仲賢,其間大概要花幾十萬元公帑。
王見秋一上場就辭退余仲賢,宋朝趙應該明白他的用意。不過,他沒有胡紅玉那樣聰明,加上直言任法官時受過女兒男朋友餽贈,在輿論嘩然下一敗塗地。王見秋那樣算不算受賄,我不無疑問;沒有疑問的,是古人認為公職私授即是貪污。今天輿論的道德標準顯然不同。
據說,董建華有意借王見秋之手清洗平機會。他這一仗應該不會敗給胡紅玉,假如他自己不是也以「用人惟親」著名。
王見秋事件是一面秦鏡。懂得看鏡的人,會看到政府信用破產、輿論是非不辨的結果。當然,他還可以看到平等機會鬥士胡紅玉掩着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