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頭列為本港受保護動物的小赤麂(音「己」),昨誤闖西貢公路,被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到場圍捕,小赤麂受驚亂竄,一度跑出馬路,最後漁護署人員把兩個捉狗索套在赤麂頸上生擒。小赤麂奮力掙扎,可是索帶疑套得太緊,小赤麂在數分鐘後突然休克,來不及作最後哀鳴便氣絕身亡。
暴斃小赤麂(CommonorIndianmuntjac),約三呎高、兩呎半長,屬鹿科(Deer)動物,性格膽小,是本港郊野常見的哺乳類動物,由於全身皮毛密而短、呈赤紅色,因而得名;漁護署人員檢查發現牠只有兩歲大,屬雌性,身上無任何傷痕,懷疑小赤麂棲息附近山林。漁護署指赤麂十分怕人,過去曾有驚嚇致死(scaretodeath)的記錄。該署拒絕就昨日小赤麂死亡事件評論,但表示會就捕捉赤麂方法作出檢討和改善。
小赤麂暴斃事件,令人關注漁護署人員是否使用過量武力。香港大學動物學系講座教授陳鑛安表示,赤麂非常敏感和懼怕人類,工作人員捕捉時應特別小心,但若赤麂在公路出現,為保駕駛人士安全是需要捕捉。愛護動物協會動物拯救隊總督察黃培德拒絕評論事件,但他指即使他們捕捉流浪狗,亦只會使用一條捉狗索,而且要留意索帶是否把動物套得太緊,若有需要便要放鬆索帶,讓動物「透透氣」避免監生勒死。
昨上午十時許,警方接報指一頭赤麂在新西貢公路近蠔涌出現,警員稍後召來漁護署屬下捉狗隊到場嘗試捕捉,可是小赤麂突站起身跳躍逃走,撲個空的漁護署人員從後追逐圍捕。
警員恐防小赤麂跑出馬路釀成意外,早已封鎖現場一段馬路,果然慌不擇路的小赤麂突然改變方向,連跑帶跳撲出該段馬路逃命。尾隨的漁護署人員,拿着捉狗索亦步亦趨跑出馬路追趕,當時小赤麂已顯得甚為虛弱疲累,奔跑時不停喘氣,但仍狂奔一百米逃命。
經過一番追逐,小赤麂終停在附近行人路喘息,趕至的漁護署人員改變策略,由兩名手持捉狗索人員前後夾攻包抄,放輕步伐行近小赤麂逐步縮窄搜捕範圍,其中一人成功把捉狗索套在小赤麂頸上,小赤麂受驚不停踢蹄掙扎,另一人亦把第二個捉狗索套向赤麂。
經過約四分鐘掙扎,小赤麂突失去知覺、伸出舌頭,隨即四肢僵硬伸直死亡,稍後食環署人員到場撿走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