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結算銀行(BIS)表示,全球埸外交易(OTC)衍生工具市場於上半年增長兩成,達170萬億美元(約1326萬億港元)的紀錄,原因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期權交易激增。
根據國際掉期及衍生工具協會的資料,在全球500家最大企業中,有92%利用衍生工具對沖借貸成本、滙率或商品價值。OTC衍生工具市場包括證券行之間私下訂定的合約,市場規模相當於全球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倍多。
截至6月底,衍生工具市場的淨市值──即所有衍生工具合約的市場成本──增長24%,達7.9萬億美元(約61.6萬億港元)。
利率合約交易所佔比重最大,在上半年增長20%,至121.8萬億美元(約950萬億港元)。外滙衍生工具則增長最速,上升42%。美國聯邦儲備局於6月把利率降至1厘的45年低位,令借貸成本在上半年下跌。
衍生工具持有人可「打賭」或對沖某一種資產價格的升跌,且毋須擁有該等資產。衍生工具可供選擇的產品由黃金以至可可不等,而交投最活躍的產品是利率與貨幣。
國際結算銀行說,除了黃金,其他衍生工具均顯著增長。由於利率處於低水平,產金商出售遠期黃金的利潤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