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每年都有「包剪耷」世界錦標賽,絕不兒戲。今年有320位參賽者,最終由多倫多31歲的克魯格奪冠,獎品是三萬港元的紅包。
包剪耷來來去去,沒有任七招和孫九招那麼多,三招變化不大。這次冠軍出的只是大路的「耷包包」,對手出三個耷。兩組出手都屬於有迹可尋,不算出軌。
好奇地查閱「國際包剪耷學會」網頁,發現他們對遊戲一絲不苟,詳細分析,得出致勝之道,就是要觀察對手,事先要做足功課,睇晒對手過往的戰績,臨場不亂。例如有選手每次出耷,一定有摸鼻子的小動作,細心的選手自能攻其無備。網頁對選擇出包剪耷的心理也有評說,實在憑常識判斷都曉得,出耷是最有攻擊性的戰略,拳拳到肉,避免夜長夢多,是求勝心切者的頭號選擇。出剪的人心思幼細,剪的進攻性稍遜,正是剪不斷理還亂,如果連續出三個剪,這個人,肯定有感情煩惱,包袱壓頂,想集中精神贏對手都幾難。出包最有趣,因為包是開晒格,掌中無物一眼睇透,魔術師一定不會出包,暗箭傷人亦不宜出包。只有胸無城府、願意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才會慷慨出包。鬼佬解讀更有趣,指包是paper,一旦跟文字、印刷扯上關係,力量無窮,從情書到簽上一紙婚約以至一個國家的獨立宣言,都跟paper沾邊。包的可能性廣闊,喜歡出包的人,是熱愛和平的地球人。
不過今屆盟主克魯格出的包,手背向天,四指緊合,像空手道劈手,不似一張白紙,更似一把短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