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港股交投127億餘元,恒指成份股的交投為45億元,即藍籌股的成交僅佔大市總成交的35%,此乃較為偏低的比率。根據過往經驗,若藍籌股的交投持續低於大市總成交的30%,則後市往往有一定調整壓力,此點讀者宜注意。
在香港股市中,滙豐(005)一向有大笨象之稱,這主要是基於其市值龐大之故,在港股市值排行榜中,暫時排行首位的滙豐市值高達12500餘億港元,排行第2的中國移動(941)市值約為4300餘億港元,排行第3的和黃(013)市值約為2500餘億港元,排行第4的恒生(011)市值約為1800餘億港元,排行第5的新鴻基地產(016)市值約為1500餘億港元。由此可見滙豐的市值遠遠拋離其他港股,差不多相等於其餘首5間上市公司市值的總和,滙豐被稱為大笨象真是當之無愧。
滙豐的市值相對龐大,佔恒生指數的比重高達33至34%,故只要滙豐的股價能夠持續高企,則港股便暫無大幅下挫危機,這正好反映近日港股的市況。
滙豐是港股中的大笨象,但在全球股市中便略有不同,根據《Forbes》今年的全球2000大公司排行榜(Global2000),滙豐的市值全球排行14位。以上周收市價計,全球市值最大的兩間機構GE及微軟,它們的市值分別是2823億美元及2820億美元,滙豐的市值僅是GE的一半,故相對上,在全球股市中,滙豐只是小飛象。
至於在全球巨型銀行股中,滙豐的市值排行第2位,僅次於花旗集團(Citigroup)的2460餘億美元市值,排第3位的為剛掀起近期歐美銀行收購合併潮的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其市值為1130餘億美元(未包括收購FleetBoston),排行第4位為WellsFargo銀行,市值僅約為940餘億美元。順帶一提,WellsFargo乃股神畢菲特的愛股之一,他持有約3.2%股權。
在全球4大銀行股中,花旗、滙豐、美銀及WellsFargo,它們在過去12個月的升幅分別為30%、32%、13.5%及22%,近期的升幅可謂花旗與滙豐之爭,早前花旗一直跑贏滙豐,近日滙豐則突然超前(見附圖)。
估值方面,全球4大銀行股中,花旗、滙豐、美銀及WellsFargo,它們的PE分別為16、21、11及16倍,滙豐的PE相對較高。至於明年預計PE則分別為13、17、11及13倍,滙豐的預期PE亦相對較高。在股價與帳面值比率(P/B)方面,依同樣次序則分別為2.6、2.3、2.26及2.89倍,暫時滙豐的P/B相對較低。
篇幅有限,簡單來講,相對其他環球性大型銀行股,現水平滙豐的股價不太吸引,近日大戶持續托高大笨象,可能另有所圖。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