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婚書,曾為阿嬌帶來無限憧憬,可惜最後還是夢魘一場。七年婚姻破裂,阿嬌決意與兒子開展新生活,早前獲房屋署恩恤編配公屋單位,可是活在赤貧線下的兩母子,三餐不得溫飽,更遑論應付一筆額外的搬遷開支,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撥款助她度過當前難關。
三十五歲的阿嬌,因為丈夫的債務問題,與七歲兒子生活備受困擾。「大約半年前開始,成日有班人上門追數,嚇到我同囝囝有屋企都唔敢返,晚晚喺公園、圖書館流連,所以我哋好想、好想盡快搬走。」容顏憔悴的阿嬌向記者哭訴。
在內地農鄉出生的阿嬌,九五年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一名來自香港任職售貨員的男子,兩人相戀半年旋即結婚,翌年誕下一子。
可惜,這段甜蜜的婚姻僅維持了短短兩年,夫妻感情便泛起波瀾,及至去年和今年,阿嬌和兒子先後獲發單程證來港定居,有人因為逃避債務而撇下兩母子不顧,令阿嬌傷心欲絕。
在區議員及社工協助下,阿嬌月前已單方面向法庭提出離婚,有關案件正在排期審理,另一方面,房屋署亦體諒阿嬌兩母子經常受到財務公司的追數滋擾,遂特別作出調遷安排。「房屋署上個月尾重通知我,已經批出咗我哋嘅調遷申請,只要去辦事處交齊上期、按金同搞埋啲手續,就可以隨時搬入新屋住。」
消息傳來,的確令阿嬌兩母子開心了好一段日子,可惜興奮過後,他們卻要為一筆搬遷費煩惱。「𠵱家我兩仔乸飯都幾乎冇得開,又何來咁大筆錢去搬屋呢?」事實上,這幾年來,阿嬌和兒子的生活費全賴鄉間親友接濟,為幫補家計,阿嬌月前曾在雜貨店及生果檔工作,可惜不久又被辭退,在無計可施下,她惟有替兒子申領綜援金。
阿嬌表示:「因為我未喺香港住夠一年,所以唔合資格申請綜援,𠵱家惟有靠囝囝嗰份綜援撐住頭家,不過,扣咗租金同水、電雜費,兩仔乸嘅生活費每日夾埋唔夠五十蚊,平日都係鹹魚青菜,囝囝扭計想食腸仔、豬扒,我都冇錢買。」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過阿嬌母子的處境,已即時撥款一萬元,助他們繳付新屋的上期、水電按金,及應付各項搬遷雜費,紓緩經濟壓力。
捐款編號:C1174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