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穴DIY紓緩肩周炎

按穴DIY紓緩肩周炎

Q:何謂肩周炎?
A:肩周炎的全名是肩關節周圍炎,又稱五十肩,屬中醫學的「肩凝症」和「痹症」範圍。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為最主要症狀。兩手上舉、後伸或外展,均不能達到九十度,或因肩關節疼痛而不能做到。患者於活動、睡眠和靜息時,關節感覺明顯加重,但無明顯紅、腫、熱症狀。

Q:點解會患上肩周炎?
A:引起肩關節炎的原因眾多,但以臟氣虛衰,氣血不能濡養筋絡,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退行性變化作為基礎。發病誘因有外邪侵襲、氣血凝滯、過度疲勞等。

Q:點樣預防肩周炎?
A:預防肩周炎可從運動着手,適當的戶外活動,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尤應注意臂上舉、外展、旋肩運動。因感冒也會引發肩周炎,運動出汗以後應盡快抹乾,避免着涼。

Q:有咩調理方法?
A:患病時,應適當休息和盡快治療,以防止肩關節廣泛黏連,並可採取綜合的治療方法,如針灸、手力穴按或外洗方。飲食宜選清淡、易消化及富有營養的食物,忌寒涼食物和冰凍飲料,並須戒煙酒。

按穴位置解構
每次先後按壓肩井穴、肩腢穴和臂臑穴,每個穴位按兩至三次,每次二十秒,每次之間稍息數秒。

肩井穴
可紓緩病症:肩周炎、肩背痛、落枕(瞓厲頸)。
取穴方法:肩上凹窩處。肩膀正中央略為移後,有一凹陷處便是。

肩腢穴
可紓緩病症:肩臂痛、上肢關節痛、中風後上肢麻痹。
取穴方法:垂肩時,鎖骨肩峯端直下2寸(按時感覺到微微陷入骨肉之間的位置)。







如有任何健康問題查詢,可傳真至:27420542或郵寄予本報,地址:香港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8號《蘋果日報》副刊「保健Q&A」收

臂臑穴
可紓緩病症:臂痛、中風後上肢麻痹、眼痛。
取穴方法:上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按時感覺到微微陷入骨肉之間的位置)。

資料提供:香港健康協會註冊中醫 朱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