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吃魚防「雪卡毒」有貼士

健康地帶:吃魚防「雪卡毒」有貼士

海鮮類食物易受海水中細菌或毒素沾染,進食了這些受污染的海鮮,會感染食物傳染病,如甲型肝炎、霍亂、痢疾和食物中毒等。

一般病徵 唇舌麻痹
所謂肌肉毒魚類中毒,是指海水受帶有「雪卡毒素」的單細胞海藻類生物所污染,當小魚吃下了海藻,毒素會積聚在其體內,若大魚吃下這些小魚,毒素便在大魚體內積聚,故愈重愈大的海魚含毒量愈高,而毒素也不能被高溫分解。當人類吃下帶「雪卡毒素」的大魚,會引致「雪卡毒」中毒。一般中毒症狀包括口角及手部麻痹;嘔吐或下瀉;冷熱感覺顛倒;關節及肌肉痛楚。
預防「雪卡毒」食物中毒,日常吃海鮮可注意以下幾點:進食大型珊瑚魚時,避免吃魚頭、內臟及魚皮等,因為它們通常含有較高份量的毒素;減少進食大型珊瑚魚次數;若要食大型珊瑚魚,應避免同時飲酒和吃花生等豆類食物,因為會加強中毒的病徵。
至於麻痹性貝類中毒,是指貝殼類動物,如蠔等,以吞吐和過濾方式來吸取水中養料,將體內廢物排泄。若水域出現「紅潮」,貝殼類動物或會攝食這些含毒素的海藻,並在體內積聚毒素,人們進食受毒染的貝殼類動物會產生麻痹性貝類中毒。一般病徵包括唇、舌及四肢末端麻痹,嚴重者會因肌肉麻痹引致呼吸停頓而死亡。
處理和進食貝殼類動物時必須注重衞生,包括購買沒有異味、外殼完整和新鮮的貝殼類動物;留意盛載貝殼類動物的器皿或養水是否清潔衞生;切勿光顧無牌小販。必須用清水將貝殼類動物的外殼洗擦乾淨;浸養於清水中一段時間,待貝殼類動物自行清濾體內污物;清除貝殼類食物內臟;以及徹底煮透後才食用。
資料來源: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原文可於下列網頁閱覽:
http://www.cheu.gov.hk/b5/info/foodhygiene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