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董建華出面,要求就大學生罷課事件而針鋒相對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和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冷靜處理」問題。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為紓緩大學界別的不滿情緒,昨日提出與中小學界別商討削減資源問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則批評,教統局為了在大學「撲火」而在中小學「放火」,是嫁禍和挑撥的做法。 記者:譚秀嫺、陳倩雯
特首董建華在倫敦會見新聞界時表示,他在倫敦時間星期二早上致電財政司司長和教統局局長,對大學生罷課等問題作全面了解;並強調教育開支是投資,如有浪費,應予改善,至於目前面對的所有問題,「我希望大家冷靜咁處理」。
日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把削減資源的「球」拋給財政司司長:「如果罷課,財政司司長就會開水喉,我都會參加罷課。」
昨日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把「球」回贈李國章說:「喺佢呢個封套(即整體撥款)作出點樣嘅分配,呢個當然係李國章有最後嘅決定權啦。」他強調,教育經費的減幅將低於整體的一成一,而且攤分五年執行;至於如何分配這減幅,他呼籲各教育部門同心合力協助教統局作決定。
唐英年今日將會見大學生代表,討論教育資源問題;李國章亦將於數天內會見大學教職員代表。
對於五年內低於一成一的減幅,多間大學校長表示歡迎,相對於李國章提出要大學四年內減二至四成開支,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說:「咁好好啫」;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說「幾好」,減幅合理;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說「欣慰」。
教統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在一公開場合亦說:「我哋唔能夠純粹將所有節省資源嘅責任放喺大學界別」,過去六年大學已削一成資源,○四至○五年亦已協議再削一成,即七年間削減兩成;她將會晤中小學界別的校長會、教師代表等,探討如何更有效運用資源。
津貼小學議會副主席馮文正表明,「完全不接受」削減小學資源,因為小學所佔資源比例一向偏低,「未曾正式合理分配過,如果再減小學資源,係非常非常不合理」。津貼中學議會主席陳黃麗娟質疑:「有乜嘢可以減呢?」中學九成開支是薪酬,其餘營運津貼一半是工人及職員薪金,另一半是水、電、煤氣、印刷、維修等;惟有學生課外活動津貼、培訓教師的發展津貼,以及配合教改的學校發展津貼可削,但「郁咗一定影響教育質素」。
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說,政府似乎擔心問題會引發政治危機,所以開始較謹慎處理。他指教育和房屋兩個界別,動員能力較大,一旦被削開支,在政治上較易出現抗爭;大學是知識分子的聚集地,例如法國,很多大型社會運動最初都是由學生運動開始,所以政府適宜小心處理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