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美股處於關鍵時刻

陸叔理財:美股處於關鍵時刻

美國上周公布的經濟數據,表現均較市場預期為理想,其中10月份失業率由6.1%滑落至6%,而非農業就業人口則大幅增加12.6萬人,遠較市場預期的5萬多人為佳。但美股的走勢卻停滯不前,杜指、納指及標普500指數在上周五均下跌報收,似乎對就業數據的理想表現無動於衷,反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仍有戒心。由此可見,美股、甚至全球股市都已進入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

雖然我深信英國及澳洲央行的加息行動是個別例子,但投資者對美息去向仍感不安,此番心情卻可從美元及美股的表現中看到。
在英倫銀行宣布加息後,美元兌英鎊不跌反升,而兌歐洲及亞洲其他貨幣亦出現顯著的反彈,正好反映出投資者不但未有因息差因素而將資金調離美國,反而因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良好,預期聯儲局將會步英國及澳洲後塵將息口提高,因而趁低吸納美元,令美元出現了近期較明顯的一次反彈。
至於美股的表現雖然仍然偏穩,但顯然對美國良好的經濟數據沒有太大的反應,除了因為過去累積的升幅已頗大外,加息的隱憂正逐步浮現,亦令投資者卻步。

股價最終還看業績
不過,股價的走勢往往都是建基於企業的業績上,一些憧憬,無論是好是壞,只要到了最後公司的業績與市場預期並不一致,股價的表現便會和市場的預期背道而馳。故此,投資者現時實在毋須為息口的去向而過於憂心,因為就算美國真的在明年第1季將息口調高,可能更加反映出經濟已有足夠的上升動力,能抵受息口上調所帶來的衝擊;對美股的影響,可能未有預期般壞。情況就如英倫銀行加息當晚,歐洲股市先跌後回升一樣。市場若有足夠心理準備,壞消息一經證實,大市的表現通常都會十分冷靜。

就業回升有助復甦
至於美國企業業績表現將會如何?這或可從美國的就業數據得到一些啟示。投資者一直擔心美國經濟復甦之路不會長久,原因是認為企業有理想的業績,主要是靠削減開支而造成,一旦企業成本無可再削,或者失業率持續高企,內部需求無法跟得上經濟復甦的步伐,美國經濟便可能需要再向下尋找底位。但美國現時情況和市場原先的預期並不一樣,不但就業人數有所增加,失業率亦持續回落,就連消費者的信心亦顯著回升。

強勁消費帶起經濟
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局理事會在上周五公布的數字,9月未清償消費者信貸增加了151億美元至19720億美元,增幅倍於市場預期,而且為1月以來最大增幅。另外,根據美國零售聯盟(NRF)調查所得,美國人今年花在聖誕假期的總消費支出將達2174億美元(約1.7萬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7%。是1999年以來最大的升幅。
由這些數據可以反映出,美國內部消費有不斷提升的迹象。如果情況持續下去,除了表示美國的經濟可以繼續穩步向上外,相信美國企業的業績表現亦應會因而受惠,故此,美股現階段的迷失表現,將可望在不斷而來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向上突破,並再試高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