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負資產威脅將逐步消除 - 盧峯

蘋論:負資產威脅將逐步消除 - 盧峯

被視為香港經濟「毒瘤」、香港社會「包袱」的負資產問題終於有了紓緩的迹象。根據金管局昨天公布的數據,負資產物業的數目已由最高峯的超過十萬五千多宗回落至九月底的九萬九千多宗,減幅為百分之五點六。
雖然負資產現象才剛開始紓緩、雖然負資產物業的數目減幅不算大,但由於經濟大氣候正在改善,加上困擾樓市的不利因素消退,我們認為負資產問題將可以持續改善,受困家庭也可以逐步減少。

內地熱錢流入
說經濟大氣候正在改善並不單指更緊密經貿關係或進一步開放自由行這些已知的因素,更包括內地將進一步放寬資金流出及美國經濟強勁復甦這些新的因素。應該看到,中國政府為了紓緩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為了減慢外滙存底的上升速度,正採取不同的方法促使游資及熱錢流出中國經濟體系,流向其他地區。這筆數以十億元以至百億元計的資金當然不會全數湧進香港,但只要有部份資金流進香港,已可令本地的資產市場更活躍、已可為本地經濟增添活力。
更何況香港的另一個主要經濟夥伴──美國的經濟顯然也擺脫了過往大半年的弱勢。第三季經濟增長固然高達百分之七點二,失業情況更已開始好轉,新增職位大大增加。要知道失業率改善是滯後的經濟數據,失業率回落意味經濟復甦的力度增強,這對香港經濟以至資產市場肯定有幫助。
除了經濟大氣候好轉外,樓市本身也出現了一些利好因素,包括樓宇供應過多的情況逐步改善、貨尾單位的數量減少、市民對前景的信心回升、利率繼續處於極低水平等。

銀行可幫一把
這些因素雖然不可能促使樓價在短期內大幅飆升,卻足以令樓宇的需求回復到正常的水平、卻足以扭轉樓市供過於求的情況。誰都知道過去幾年本地樓價不斷尋底,根本的原因在於供應過多以致發展商不斷劈價促銷。
現在供求失衡的問題既成過去,樓價自然趨於穩定甚至隨着經濟好轉而回升;當樓價稍為回升再加上市民持續供款,負資產物業的數目自然可以繼續下降了。
我們更認為,由於負資產情況正在改善,負資產物業的風險正在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及金融機構實在應該再幫負資產業主一把,讓他們可以得到更優惠、更靈活的貸款安排,例如再調低貸款的息率。
這不僅可以減輕負資產業主的負擔,更可以減低因業主斷供而令銀行出現壞帳的風險。像這樣對銀行及業主都有利的安排,我們希望銀行方面能仔細考慮及盡快推行。
(圖)困擾樓市的不利因素消退,樓市恢復暢旺,負資產問題有紓緩迹象。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