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生命重心,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自稱是以炒賣致富的「投機家」(speculator)、但諢號金融大鱷的索羅斯,他九二年迫使英國脫離歐洲貨幣滙率機制,九七年在亞洲刮起金融風暴、捲走多國財富,早已是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他今天牽掛的,不再是沒錢要捱窮,而是民主發展。他花了三百九十億港元致力促進東歐、前蘇聯、亞洲和非洲專制國家的民主發展後,現時最新的大計是:由金融大鱷變成「政治大鱷」,把現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擊倒、吞噬。
七十四歲的索羅斯(GeorgeSoros)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不諱言自己痛恨喬治布殊,恨得要把他除之而後快。他說原因是:「美國在喬治布殊管治下,危害到世界安危」;他上台後以「優越主義意識形態」治國,白宮和政府被「一夥極端分子主導」。因此,他願意將捐錢給代言人,推翻喬治布殊。
索羅斯少年時代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家鄉,早吃過祭起優越主義大旗的納粹黨苦頭,對優越主義恨之入骨。喬治布殊在九一一事件後,要世界各國要麼支持美國,要麼當美國敵人的口脗,令索羅斯聯想到納粹德軍。
索羅斯最不滿的是:美國政府的新保守派利用九一一事件,把既定的先發制人和操控全球的議程落實,喬治布殊還義正詞嚴說「覺得自己在九一一當天被上帝欽點」領導全球打反恐戰,實質上「他正帶領美國和世界走向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
索羅斯認定,要推翻喬治布殊,就要支持民主黨。他今夏決定大力捐助民主黨總統參選人,並向親民主黨組織MoveOn.org捐贈約三千九百萬港元,向「美國聚合」捐出了約七千八百萬港元,這是美國歷來個人給政治團體的最大筆單一政治捐款。
他揚言必要時會捐更多錢,他還游說其他大富豪捐錢支持他攆走喬治布殊,又寫下《美國霸權的泡沫》一書,以「索羅斯主義」挑戰「布殊主義」。
索羅斯的捐款跟以往的「軟錢」(softmoney)沒有兩樣,不同的是:錢不直接捐給民主黨,而是透過政治團體間接轉給民主黨,避過限制個人最多只可捐一萬五千港元給政黨的法例。
索羅斯擺起雷台陣,共和黨人當然還擊,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言人艾弗森就炮轟他:「一方面要社會更開放,另方面利用不受限制、不受監管的軟錢團體。索羅斯是買起了民主黨。」
當被問到他為了達成目的,會否散盡五百四十六億家財時,他曾張口結舌,最後只說:「只要有人敢保證。」
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