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徒不可吃豬肉,偏偏叉燒包、豬骨湯拉麵、豬頸肉沙律、豬扒包和豬肉腸,在香港又這麼流行,到底本地七萬名回教信眾,平日是如何解決三餐呢?答案不就是到教徒開辦的餐館囉,照這樣說,今天推介的清真粵菜館,亦是為當中半數的本地教徒而設,讓「穆斯林」(意指虔誠的回教信徒)有處聚腳地,放心食用「Halal」合法的粵式餸菜。
記者:楊一凡
攝影:伍慶泉
甫進入菜館,但見牆上的壁畫、茶壺及時鐘面都滿是阿拉伯文,正打算拍張照片給讀者看看,但在場的熟客,中華回教博愛社秘書長楊義護先生即上前跟我們說:「壁畫和時鐘面刻了古蘭經的經文,要是你作個人留念尚可,但刊登在報章則不可,因為讀者可能用報紙墊煲底,墊地下,經文不可被踩踏,這樣很不尊敬,食店以經文裝飾,是為了製造一個和諧安樂的氣氛予信徒。」轉身拍照時,見經理黃小姐戴上頭巾,問明原因,才知伊斯蘭教認為頭髮外露是引誘,故此女人必須包頭,黃小姐說:「工作時不會包頭巾,因為不方便工作,不過每日朝聖城麥加祈禱五次時,就必定會包頭巾。」
資深信眾楊義護先生說:「只有符合以下四法的東西,回教徒才可吃。首先滴酒不沾,酒精會亂性,削弱意志,就連烹調也不可加,吃飯亦不准飲;第二要戒豬肉,雖然古蘭經沒寫明原因,但後人明白到豬含菌最多,因為豬甚麼都吃,積了一身細菌,又易染瘟疫,另外豬的身形差,滿身贅肉,不符合中國人以形補形的飲食原則;第三不吃自死的東西,像發雞瘟的雞,病死的動物,統統不會作煮食用;第四家畜在屠宰時,一定要經廚師念過『真主至大』經文,讓禽畜明白到被屠宰的原因,實為信徒提供食物。依足要求煮食的才算Halal即合法。」植物和魚在烹調前,並不用念「真主至大」經文。到底清真食店生意如何?老闆說開業九個月以來,生意不錯,其實用料新鮮,水準穩定,服務殷勤,就可以了,就算沒豬沒酒,客人一樣吃得開心。
羊腸雞肉炒西芹$42:到了秋冬,在小炒中加幾片臘腸,又會香口些少,但中式臘腸有豬肉成份,故此店方在國內訂了羊腸,羊腸衣包牛肉,所以味道跟牛肉乾差不多,只是外形變成條狀,口感較硬。羊腸亦可切粒炒飯,配搭跟臘腸差不多。
咖喱牛肉包$6(上)/牛尾薑$15(下):上茶樓最愛吃叉燒包,但到這裏則變成咖喱牛肉包,同樣是雪白的蒸包,不過當中加了點香料,放心,並不辣,香料只為帶出牛肉的肉味。牛尾薑是回教版豬腳薑,同樣用甜醋熬煮,入口充滿強烈的醋意,牛尾煙韌得很,老闆說回教女人坐月會用鹹蛋烚牛尾薑,但平日做生意則用番雞蛋。
雞肉燒賣$6(上)/牛肉小籠包$16(下):豬肉燒賣變了雞肉,表面加層蝦肉,最後以蟹子作點綴,味道較豬肉燒賣清淡;而小籠包則用牛肉餡,加薑茸等做成,一籠五個配薑絲鎮江醋,牛肉味很濃,肉汁亦豐富。各款$8籠的點心,在早上11時前一律當$6計算,另點心無大、中、小點之分,每籠的份量很足,值得一試。
咖喱魚$58:把大條的新鮮鮫魚切片,加咖喱粉醃半小時,然後煎熟,魚肉既有咖喱香,又有鮮甜味,跟粵菜一向喜用清蒸或豉油煎之不同。
珍肝椰菜粉絲$38:沒有豬膶豬腰等材料,就以雞肝及雞腎取替,吸收相若的營養,珍肝切絲,底下的椰菜絲及粉絲先用上湯煨過,上湯即是用牛骨和羊骨來熬的清湯,味道較豬骨湯濃郁。
Satoayam炸子薑片浸上湯$38:Satoayam是馬來話,黃經理說:「馬來西亞很多人都信奉回教,很多菜式都不加豬肉,像這道菜的配料是芽菜、椰菜絲、雞肉和子薑等,七萬名本地信徒中,雖有一半是香港人,但我們也會照顧其他國籍的信眾。」我還以為那淺黃色的一片片是薯片,誰知那就是削成薄片後炸脆了的子薑,薑味不重,很清很爽口,吃時加上用老雞及臘羊腿所熬製的上湯。
店名:聚興清真粵菜
電話:28382666
地址:灣仔杜老誌道6號羣策中心6樓
座位:180個
營業時間:7:00am-11: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