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銀行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梁兆基指出,香港未來10年在中國扮演的角色,將由資金供應商轉為服務供應商;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則認為,香港的海外服務對象,應由以往欲進入中國的跨國大企業,轉為全球的中小型企業。
梁兆基昨日出席「環球經濟聯盟:香港、中國、全世界」研討會上表示,隨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更多外資直接進入內地,加上內地外滙儲備豐厚,香港以往為國家集資的重要功能逐漸減退;相反,隨着內地製造業的發展和城市化的迅速擴張,大大帶動服務業的需求,然而當地在這方面的人才供應未能配合,香港正好填補這空缺,發揮所長。
出席同一場合的陳坤耀更認為,香港有條件發展成物流中心、教育中心、為高收入人士提供的消閑旅遊中心及商業會議中心等。戴德梁行主席梁振英亦認同,緊貿安排為本港專業服務提供首個,亦是最後一個黃金機會,因此本港服務機構宜找緊商機,盡快與內地企業聯盟、或透過購併進入內地市場。
另外,星展銀行(香港)主席黃鋼城則建議,本港應為內地度身訂做一些金融服務,以配合新需求。例如港交所(388)發行H股期貨和期權、能源期貨和期權、人民幣期權等衍生工具,協助投資者及企業對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