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自從升上12000點後,就出現多次的大升大跌,昨日恒指高低波幅也達到200點,看來的確有大戶在期指市場惡鬥,持好倉者力保滙豐(005)及中海油(883)這兩大市值大的恒指成份股股價不跌來守住恒指的跌幅。但整體而言,恒指成份股跌多升少,短期內壓力依然很大。
我們都不是神仙,儘管依然可以看好中期走勢,但短期內好淡激鬥的結果則是難以估計的,一項比較保守但保險的方法是買入一些認沽期權以對沖風險(如果你手上持重貨的話)。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7.2%。這麼強勁的增長是好事,但也有隱憂。好事不必多說,工業生產值上升表示經濟欣欣向榮、就業人數增加。但隱憂是工業生產大增的結果是工業產品的競爭加大,這將導致工業商品售價下跌。生產量增加也刺激原材料需求增加,從而刺激原材料價格上升,如果工業產品的售價下跌而原材料成本上升,這意味着利潤比率的減少,大家在投資工業股時,得留意這個問題。
現在上市企業改為每季公布業績,滙豐更精采,竟然宣布派多一次中期息,每股12美仙,難怪昨日美林將滙豐的評級提高,並建議買入。我現在就一直在等滙豐股價創歷史新高,只要滙豐股價創新高,就會為大市帶來更大的刺激作用。
長實(001)為旗下的屋邨提供廉價報紙,搞到眾多報販生意大減,如果新地(016)、恒地(012)等大地產商跟隨的話,香港的報販就會像「士多」一樣被淘汰。本來,這是商業社會競爭的必然產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在報販協會通過傳媒極力抗議後,長實終於決定發財立品,照顧這批弱勢商販,這是好事,這總比要求政府干預好得多。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