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果令人有點意外和憂慮。壟斷半個世紀的最大黨──自民黨在這次眾議院480席改選中意外地失去佔過半數的優勢,僅能取得237個議席,可幸聯同保守新黨和公明黨合組而成的執政聯盟共贏得275席,縱使比原先減少12個議席,但總算能保住majority。
至於由草根鬥士菅直人領導的民主黨,在這次選舉中贏得177席,比原有的137席多出40個議席,有直迫自民黨之勢,未來若出現此消彼長,勢將使日本的「一言堂」政治,演變成為兩黨制度(two-partysystem),一如美國般起到checkandbalance作用,是否適用是另一回事,至少若真出現這樣的變化,將對日本未來政治和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值得多加注意。
儘管以首相小泉純一郎為首的自民黨能得保政權,可是由於自民黨本身和新保守黨失去部份議席,需要依賴以佛教徒為主的公明黨取得34個議席支撐,但議席比前減少,在推行經濟改革的進程上會否遇上重重障礙?
不要說黨內分成保守和激進兩派,需要點智慧才可「擺平」,黨外有部份投小泉信任票者期望首相先生能繼續其經濟(包括銀行體系)改革大計,為沉淪多年的日本經濟帶來生氣、創造另一番新景象;但有另一批自民黨支持者卻不希望有任何太大改變,例如在退休保障、公共開支和推行私有化等動作方面少動為佳,小泉若一意孤行,極有可能觸怒如農民、建築工人甚至醫生等一眾利益團體,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你說怎麼辦?
奇怪的是大多數日本人投「改革」票,但卻沒有足夠信心押一注──支持一黨來進行,一旦功虧一簣,這個「鑊」應由誰個來揹!?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