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與普通跑步很不同,它的距離長達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差不多是由尖沙嘴跑到青馬大橋再由西隧折返灣仔。世界級的跑手也需要兩個多小時才跑完,非專業跑手隨時動輒跑四至五個鐘,是一門難搞的學問。
現在距離香港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賽還有約三個月時間,有興趣參加的朋友應該開始了針對性的練習。如果練得悶了,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一、保持系統性練習:馬拉松是四十多公里的比賽,平時練習至少要一周跑二十公里,一星期跑五次的話,每次要跑三至四公里。這樣練習到比賽前兩周,身體才能適應加量到一周跑四十公里。
二、要多元化兼減低受傷機會:長期不斷跑,腳會出現勞損。首先跑的速度要慢而長,因為馬拉松講求耐力。譬如一日跑三個小時,中途可以加些伸展動作或補充水份。亦可加插temporun(有節奏感的跑),譬如你在十公里的跑步當中,可加入變速的跑法,如十分鐘快跑,十分鐘慢跑等。
上面說過,不斷跑容易受傷,心理上亦易感厭倦;可以在跑步以外,加入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如踩單車、游泳或舉重練習。一星期可以交替做這些輔助運動一至兩次,每次一個小時左右。
三、要有recoveryrun(恢復跑):可找些日子輕鬆跑半小時,運動生理學上叫activerecovery,可幫助血液循環,直接加速恢復過程。
倪文玲
94廣島亞運會雙人艇季軍
屈臣氏集團公關總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