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識數據庫前日在北京面世,有關當局計劃在三年內,將內地公共知識數碼化的比例,由目前的四分一提升至百分八十,令內地更多學術期刊及論文,透過互聯網和社會共享。
這個名為《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的數碼圖書館,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及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分公司承建,全庫囊括了二十個國家級數據庫型電子期刊,涵蓋了中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人文社科等領域的期刊、博碩士論文、報紙、會議論文、圖書等知識。據報,該資料庫目前已有一千二百多萬篇文獻和多媒體資源,達到內地現在知識資源總量的百分二十五。
該數據庫已在全球建立了十六個數據交換中心,並聘請了楊振寧、王大珩等海內外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及編委,計劃在三年內通過各方合作,分別完成海內外各二百萬圖書的建庫、網絡數據庫合作連接等,令國內公共知識資源數碼化比例上升至百分八十。
有關人士指出,該數據庫在建立過程中,非常重視電子出版物的知識產權問題,制訂了一套嚴格的獲得著作權使用許可和支付稿酬的辦法。
新華網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