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提及的退休問題,今天續談。上次的例子,是假設有一年約30歲的朋友,每月強積金存入供款$2000(僱主加上僱員供款),那麼在65歲退休之時,究竟夠不夠他生活。利用試算表,有關模擬結果見附表。
由30歲供款至65歲,在35年之內,共供款420期,累計供款額84萬元。這個數目在35年之後,就算不計通脹,也不算太多。如果他在退休之後能多活20年,那麼不計利息,每月也只有3500元可用。3500元這個數目,只是現時月薪20000元的17.5%,能不能夠支持合理的退休生活?讀者可自己衡量。
表中列出了幾項假設。第一列是假設投資回報的增長,分別是0%、3%、5%、10%及15%,顯示在不同的投資回報之下,65歲退休之時,本金加上利潤滾存會有多少。如果每年投資回報有15%,65歲之後本利和便有逾2900多萬,縱使不計之後的投資回報,退休的20年,每月平均也分到122310元,相信足夠生活有餘。如果增長率降至10%,每月所分到的款項也有$31639,算是不過不失。
問題是,踏入21世紀,社會普遍存在通縮而不是通脹,所以要投資有很高回報的日子已經過去。以後退休金的增長,很大機會只是每年3至5%的增長。
根據表中的第四列,退休後每月所能拿取的金額只是一個有限的數目。要退休後有更好的保障,在此例中的啟示是:(1)投資一些回報較高的項目(但要承擔較高的風險);(2)每月多儲蓄些錢作額外的投資;(3)儲蓄年期長些,或者要延遲退休時間。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