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明明報道】近年建造業屢次發生貪污醜聞,暴露該行業的陋習及不良文化,負責革新該行業的臨時建造業統籌委員會,將於本月二十六日正式實施分包商註冊制,以便有效監管業界專業操守。
即將實施的分包商註冊制涉及四十一個工種,包括常見的結構工程、土木工程、機電工程等,分包商可申請在一個或多個工種註冊,需每兩年續期一次。名冊上的分包商需於註冊後的一年內作出誠信承諾,包括要求員工在落實工程合約及施工過程中,不能收受或提供利益。
本身是臨時建統會屬下小組成員的廉政公署防止貪污處組長許國定接受訪問時表示,若有關分包商出現嚴重不當行為,例如嚴重違反註冊規則及程序,或因貪污或相關罪行而被定罪等,分包商需受處分,包括暫時終止註冊或撤銷註冊。
當局會嚴格審批申請者,包括有關公司過往曾否觸犯嚴重失當行為或貪污罪行,確保名冊上的分包商符合誠信要求。
被問及有不良紀錄的分包商是否永久被禁申請註冊時,本身為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的臨時建統局委員李啟光說,「清底」需視乎有關過失的嚴重性,不能一概而論。
許國定指,雖然分包商註冊制非強制性,但相信政府及具規模的私人機構會選擇與名冊內有信譽的分包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