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語:國企集資長遠有利

投資新語:國企集資長遠有利

近期不但細價股及藍籌股陸續在市場上「抽水」,連國企這類一向被認為很少進行集資活動的股份,亦開始趁機向投資者伸手,例如上周安徽海螺水泥(914)便成功在市場上籌集5.77億元,反應不俗。根據傳統投資智慧,股份進行配股或供股,對股價皆非利好訊號,尤其是當大型藍籌發行新股集資時,更被投資者視為見頂訊號。
海螺今次在市場上成功集資,對一向被視為集資能力較差的國企股來說,有一個重要啟示。第一,將有更多國企會以配售來進行集資,由於國企進行企業改革後,中央對國企的財政補貼基本上已不存在,企業要繼續生存,必須有持續創造盈利的能力,以進行發展或者收購業務,不過,大多數國企現時的盈利能力皆屬一般,要靠本身的盈利來達到增長的話,所需時間較長。

有助壯大盈利能力
近期國內監管機構對國企集資的態度似有放寬迹象,相信只要母公司仍然持有上市企業的控制性股權(一般為50.1%)都予以放行。大多數國企股母公司的持股比率遠超過最低要求,因此預期會有更多國企股利用發行新股,以靈活運用市場資金。
第二,國企可以有更高的增長率。國企高負債率的情況在過去幾年得到妥善處理,現時整體負債比率已大大降低,若進行集資,不但不會如以往般用作還債,相反更會投入於其他發展項目,以壯大盈利能力及資本,這正是過往歐美企業得以急速壯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投資者對國企集資的看法會較為正面。
不過,儘管國企股配售集資對未來前景及盈利有明顯幫助,但由於市況在短期內仍未穩定,尤其是美股在利好消息下仍處於膠着狀況,所以市場對國企集資的看法,短期內仍只屬於中性,但長遠而言會有正面影響。
彭偉新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