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見秋辭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一職後,其繼任人選將成為特首挽回平機會公信力的關鍵。學者指出,特首當初委任王見秋為主席,被視為負責執行他「清洗」平機會的工作,王見秋現雖離任,但若特首仍有此「清洗路線」,平機會公信力的問題仍未解決。
中文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陳健民指出,平機會公信力問題的癥結是公眾認為董建華有意清洗平機會,即藉委任王見秋摒除意見與他相左的人士,只是今次「遇到抵抗」,才鬧出軒然大波,若特首仍有此打算,王見秋辭職也不能挽回平機會公信力。他又認為,當局應改善委任公職機制,避免受政治干預。
在昨日的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中,聽眾鍾先生認為王見秋辭職對香港有好處;事件演變成政治事件,只因當初特首委任他背後已有政治動機,要他執行隱藏的議題,卻因王見秋多年在司法機構的「象牙塔」,不知外面的風雨,才落得如此結果。
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則在公開場合回應,強調政府現時的委任制度健全,能夠媲美外國先進和開放國家,平機會也有清楚的法定工作範圍,王見秋辭職是個人決定,平機會的公信力不會受影響。他又反對輿論審判平機會的人事問題,否則對平機會及有關人士不公道。當被問到政府在事件上是否有給予王見秋足夠支持,他沒有正面回應,只重申政府尊重王辭職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