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財富》雜誌(Fortunemagazine)中,股聖畢菲特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政策建議,協助美國在短期內消滅高達每年一千多億美元的外貿赤字。
股聖的錦囊妙計是這樣的。他認為美國政府應按美國出口商的出口金額發出同等數值的入口證書(ImportCertificates),然後美國出口商把這些證書轉讓或轉售予美國的入口商或其他國家的出口商。只有取得入口證書的公司或入口商才能把貨品運到美國出售。由於入口證書的總額是按美國出口商的出口數額而定,那就是說,美國的入口總額不可能超過美國貨的總出口額。當入口不超越出口時,外貿赤字自然煙消雲散。
這樣的入口證書制度看來雖然有點複雜,但實際上它不過是一種變相的出口補貼而已。因為既然外國出口商要先向美國出口商購買入口證書,這筆費用便自然流進美國出口商的口袋,讓他們可以減低生產及出口成本,令美國貨在世界市場更具競爭力。這不是世界各國出口商在補貼美國公司出口貨品嗎?
對股聖畢菲特來說,這個建議無疑等同一種出口補貼甚至是一種變相的關稅,跟自由貿易的理念、跟自由經濟的理念不相符;但他認為美國的貿易赤字已到了危險性的水平,並成為美國經濟以至全球經濟的重大風險,故此美國有必要採取斷然及激烈的措施,盡快消滅貿赤。畢菲特更認為,由於美國有龐大市場,即使美國採納他的建議也不會引發貿易戰。
股聖畢菲特這番大膽的建議能否打動布殊政府、會否成為事實目前當然難以斷定。但從畢菲特這位一向相信自由貿易、一向相信市場力量的重量級人物也認為美國政府有必要單方面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對付貿赤,可見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對美國的政經精英來說已不再是一個數字的問題、已不再是學術問題,而是一種明確可見的威脅、是足以震撼美國的危機,必須正視和解決。更讓人擔心的是,美國明年將舉行大選,候選人為了爭取選票自然要千方百計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保護美國工人;到時候像股聖畢菲特所提出的這類保護主義措施、補貼出口措施自然大行其道;甚至可能出現更嚴厲、更妨礙自由貿易的保護主義措施。這不是將全世界貿易格局天翻地覆、令倚賴外貿的香港風雨飄搖嗎?
所以,股聖的建議並不是甚麼天方夜譚,而是一個重要的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