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山貝澳一幅被政府劃為「海岸保護區」的私人農地,最近大興土木,倒泥兼加建,環保人士向有關政府部門投訴,但有關部門只搬出法律條文,力證自己無權干預。
被投訴更改土地用途的農地,位於大嶼山貝澳、通往貝澳海灘的行人小徑,原本此片農地被政府規劃為海岸保護區,且不時有野生水牛出沒流連,但自今年八月開始,其中一幅農地被人傾倒垃圾,繼而傾倒泥頭,然後鋪上三合土,嚴重破壞環境生態,惹起環保人士關注。
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幹事劉小姐向本報反映上述情況時表示,該幅被人倒泥農地,不但破壞環境,更嚴重威脅在該處生活的水牛及珍貴候鳥,她曾向多個部門投訴,可惜處處碰壁。
她說,曾向食物環境衞生署投訴,該署表示「冇妨礙公共衞生」,故不受理;向環境保護署投訴,環保署則指上址為私人土地,且無污染,故「唔關佢哋事」;向地政署投訴,地政署則稱,要證明改變土地用途「至可以做嘢」,隨即「將個波交畀規劃署」,不過,規劃署又指條例所限,無能為力。
「個個部門都話唔關佢事,只係搬啲法律條文出嚟,都唔知邊度至可以幫到我哋。」
劉小姐稱,據了解,現時工程已大致完成,假日更見有人在上面售賣紙鳶,「唔通咁都唔係改變農地用途?」
本報將投訴轉介有關部門跟進後,環境保護署回覆,根據地政署資料,上址屬私人土地,如獲得業主同意,在私人土地傾倒物料,沒有違反環保署所執行的《廢物處置條例》。
環保署在接獲投訴後,曾派員到現場調查,並未發現有排放污水、非法棄置固體廢物等違反污染管制條例情況,因此,環保署不採取行動。
規劃署則函覆,上述地點位於大嶼山南岸分區計劃大綱圖的海岸保護區內。海岸保護區內的規劃目的,是保護海灘鄰近腹地。根據該大綱圖的《註釋》,除一些與農業及海灘有關的用途外,「海岸保護區」內的其他用途都需要取得城市規劃委員會許可。
覆函指,城規會暫未接獲該地點任何擬發展計劃申請,規劃署將嘗試聯絡業權人,了解發展意向。
發言人指,雖然上址被劃為海岸保護區,但規劃署並無執法權,除非證實土地被違例發展或改變土地用途。至於上址尚未申請更改用途,但卻於土地鋪上三合土及興建椅子,是否屬違例發展則「好難界定,當中要睇得好仔細,又要配合環保、地契業權等問題。」
(一○一六○一二)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