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辦人民幣業務明年初有眉目

港辦人民幣業務明年初有眉目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與人民銀行就本港銀行試辦人民幣業務的洽商進度良好,「希望明年初可有具體方案」,但目前仍有一些技術性細則需要討論,例如結算行由誰擔任、該結算行與人行的運作關係等。雖然在港流通的人民幣現鈔,數目不及銀行記帳的金額大,但他認為建立好正規化渠道,讓「台底」流通的資金可以「拎上台面」,納入銀行體系內,對完善金融系統有幫助,若不加以處理,會有一定潛在風險。
《文匯報》昨引述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向中央駐港機構發言時指出,人民幣個人業務明年將在港出台。渣打銀行董事王冬勝昨日則估計,人民幣業務在港推出需時6至12個月,另銀行公會月中訪京期間,料會觸及QDII措施的討論。

人民幣升值風險難測
另外,任志剛出席立法會接受質詢時,被民主派議員劉慧卿詢問,一旦人民幣在國際政治壓力下升值,將對港元產生多大影響;他回應,過去人民幣波動與港滙拉不上關係,直至一個多月來兩者走勢才扣在一起。他又表示,中央政府已清晰表達人民幣滙率毋須改變的立場,個人也覺得升值要求並不成理,但即使人民幣滙率波幅日後真的出現更大彈性,港元滙率也未必一定受影響,升值甚至可能加快中港經濟融合,以及解決本地通縮問題。但他重申:「我唔係建議升值,因為升值係會造成不可評估嘅風險。」他指出,最佳途徑是逐步開放資本帳,讓資金流出至包括本港在內的境外地區。
與此同時,中國銀監會昨日公布,由下月1日起,擴大外資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加入濟南、福州、成都及重慶4個城市,已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地區,則允許有關機構向中國企業提供人民幣業務。
另方面,任志剛在立法會上透露,金管局位於國金2期的非自用物業,已全部出租予國際金融機構,如世銀、國基會及國際結算行等,租金水平則稍後書面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