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樂觀派悲觀派各執一詞

國際視野:樂觀派悲觀派各執一詞

美國第3季經濟出人意表地錄得7.2%增長,能否持續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當然沒有人會預期第4季還有如斯出色的表現,但觀察近日不少分析員將過去預測的3.8%提高至4%,已足以反映態度較前樂觀。如果第4季經濟增長能達致4%,已屬難能可貴,超過這個數字反而不美,美國國民生產基數龐大,又怎能要求如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般以極速增長?

商業投資成關鍵
然而目前對美國經濟未來能否持續錄得理想增長仍眾說紛紜。樂觀派指光看上季各項分布──佔整體經濟活動三分二的消費開支增長6.6%,企業資本開支升11.1%,投資在更新設備和軟件方面升15.4%,非軍事資本貨品定單亦見增加,瓣瓣齊,意味商業投資意欲逐漸回復。此外,根據以企業行政總裁組成的「商業圓桌協會」調查報告顯示,會內大部份成員對未來投資前景信心大增,一改過去兩個月調查結果;還有國家商業商會(NFIB)的調查報告亦反映出,縱使資本開支增長未及90年代後期水平,但卻逐步增加中。
悲觀派又怎說?他們認為第3季消費開支錄得大幅增長,明顯拜政府減稅所賜,故未能作準,預料往後將會放緩。至於企業投資或資本開支的增加,大部份來自中小企為因應需求而擴張所致,大型企業方面,據統計,在工業生產使用率僅有75%左右,遠低於30年平均的81.3%,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又怎能期待增加資本開支,何況沒有明顯迹象顯示消費者有能力無止境地消費,儘管企業獲得部份稅項退還,但始終只有需求增加才能誘發投資。誰對誰錯?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