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探測器航行26年 衝出太陽系

美探測器航行26年 衝出太陽系

美國太空總署周三宣布,在太空二十六年、航行最遠的人造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已抵達太陽系邊緣,為人類探索外太空揭開新一頁。不過,另有科學家分析過探測器傳送回地球的資料,認為它仍未到達太陽系邊緣,但也距離不遠。

領導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小組的克里米吉斯說:「『旅行者一號』讓我們首次嘗到外太空的滋味。」他指「旅行者一號」去年八月一日在距離太陽八十五個天文單位時,一度突破太陽系邊緣,衝出太陽系,但二百天後返回。一個天文單位相等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即一億四千九百萬公里。
科學家基於「旅行者一號」探測器二十六年來首次探測到周圍出現了的新數據,包括太陽風速度轉變,以及產生異常宇宙射線,相信它已抵達太陽系邊緣。

傳回星系邊緣數據
要理解當中的關係,必須先了解何謂太陽風。太陽風是流動的離子化粒子,源自太陽,它以超音速向外擴張,形成氣泡狀。當太陽風到達稱為「終止激波」層(terminationshock)的太陽系邊緣時,因為外太空的氣體和粒子較太陽系稀薄,太陽風會減弱至音速以下,產生激波區,令區內的太空粒子活動加速,形成異常的宇宙射線。
科學家指,「旅行者一號」探測到的資料,就是太陽風到達「終止激波」層的資料。「終止激波」層距離太陽八十五至一百二十個天文單位,大小會隨着太陽的活動轉變。在「終止激波」層之外的空間,是外太空的開端,名為日光頂層(heliopause)。
但美國馬里蘭州大學麥克店納博士領導的小組,認為根據磁場觀測數據,它並未抵達過「終止激波」層。現時只有再等新數據才能確定。
「旅行者一號」七七年發射上太空,以秒速十九點零六公里航行。它九八年超越「先驅者十號」,成為宇宙中飛行最遠的人造探測器。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