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為退休積穀防飢

理財智慧:為退休積穀防飢

為甚麼要為財務目標而投資?因為每人都會有不同的夢想,而這些目標要累積一定數量財務資源才能達至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退休保障問題。
論亞洲人的平均壽命之長,除日本之外,香港是數一數二的。而香港的出生率是世界最低的,結果是當退休之後,便不能再靠子女供養。「養兒防老」的觀念再不適用於現代社會,反而「積穀防老」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
以有一位30歲、現時月入為20000元的朋友為例,公司所推行的退休計劃是強積金,那麼按照法例他便要每月拿出工資的5%(亦即1000元)作為退休金供款,而他的僱主亦需要供5%的供款。假設他65歲才退休,由現在起供款直至退休,共有35年或420期每月2000元的累計供款。

強積金難倚仗
如果不計利息,又假設其間並沒有通脹,那麼35年供款共有84萬元。84萬元夠不夠他退休後生活?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約82歲,而女性約為87歲,以平均85歲計算,這位朋友退休後還有20年的壽命;以84萬元平均分配20年,他每月便只能拿取3500元。究竟這每月3500元能否足夠他退休之後的生活?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