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今驗香港仔私營海產市場<br>發現霍亂菌海鮮檔被封

當局今驗香港仔私營海產市場
發現霍亂菌海鮮檔被封

【本報訊】香港仔私營海產批發市場一海鮮檔被發現魚缸水中含有小川型霍亂弧菌,食物環境衞生署即時封鎖有關海鮮檔,並進行徹底清洗消毒,今日又會抽取該處所有海鮮檔的魚缸水樣本進行化驗。本港今年至今已有三次在魚缸水中發現霍亂弧菌。今次涉及的香港仔私營海產批發市場,曾是於九月初被發現魚缸中含霍亂弧菌的百佳超級廣場置富分店魚檔的活魚供應商之一。 記者:陳倩雯、劉漢權

食環署昨日獲得有關化驗結果後,在下午五時三十分封鎖位於香港仔海濱公園公眾停車場的香港仔私營海產批發市場內,一間非法搭建的海鮮檔及一艘名為「肥婆海鮮」的躉船。該署派人即時撿走在場的七十五公斤鮮蝦及八十五公斤活魚,同時派出一輛水車及十名職員,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又抽取該處的環境樣本進行化驗。
記者現場所見,有關躉船設有消毒設施,但在陸上搭建的海鮮檔則沒有紫外光燈等消毒設備。有關海鮮檔將被封鎖至少七日,直至其衞生情況有所改善才會獲准重新營業。食環署並會追查該海鮮檔已批發出售的海鮮。

追查已售海鮮
食環署東區及南區高級總監張崇智表示,該署於上月三十一日在全港八個地點抽取魚缸水樣本,進行例行化驗,昨日獲衞生署通知,三個樣本已有化驗結果,其中一個抽取自肇事海鮮檔的樣本,被驗出含有高傳染性小川型霍亂弧菌。
他又指,跨部門小組現正研究在明年一月,將香港仔私營海產批發市場的十八個海鮮魚檔,收歸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並成立發牌制度以作監管。食環署會繼續定期抽取水質樣本,檢驗大腸桿菌及霍亂弧菌含量,過去五個月的五十九次檢驗中,有十三次發現大腸桿菌。

隨意取水養魚
在香港仔私營海產批發市場「入貨」的海鮮買手冼先生表示,不少由內地入口的鮮魚到達香港仔的香港仔私營海產批發市場時已「死死吓」,不少海鮮批發商於是隨手在香港仔避風塘抽取海水,以養活海鮮。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雖然霍亂個案的數目在冬季較少,但海產類食物始終存在帶有霍亂弧菌的風險。霍亂弧菌於高溫下不能生存,因此他呼籲市民進食海產前,必須徹底煮熟,處理食物前時也要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