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維港巨星匯的確搞出不少風波;是的,維港巨星匯的確出現不少執行及監管上的問題,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昨天更宣布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但是我們對這個決定有保留,認為政府只需向立法會及公眾清楚交代滙演的帳目及推行詳情便已足夠,並不需要特別就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毫無疑問,獨立調查委員會是香港一項重要的制度資產,讓社會可以透過公平公正的渠道、透過確當程序(dueprocess)深入調查重大的政府失誤、重大的社會危機。過往,特區政府便曾就機場大混亂、短樁醜聞、SARS疫潮等重大危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重大失誤的原因及責任。跟這些事件相比,維港巨星匯對整體社會的影響短暫及有限,是否值得因此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實在值得商榷。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維港巨星匯最大的錯誤並不在執行細節、也不在監管乏力,而在於政府越俎代庖、不務正業,把自己變成演唱會的籌辦者。像這樣的根本問題,恐怕不是任何獨立調查委員會所能處理或追究的。
事實是這樣明擺着的。維港巨星匯之所以宣傳不足、之所以沒法引起本地或外國觀眾的熱情、之所以出現大量執行上的問題,關鍵在於整個項目動用的是公眾的錢、動用的是公帑;也就是說,不管巨星匯上座率如何、收入如何,都有公帑包底,其他人根本沒有損失,也不會感到嚴峻的財政壓力。在沒有任何利潤壓力、在沒有任何虧本風險的情況下,誰會全情投入推動及監管整個滙演呢?誰會盡力跟進各項演唱會的細節以避免出差錯呢?這樣下來,維港巨星匯怎能不出現種種未如人意的錯失呢?
更何況特區政府以及負責的官員都沒有搞大型演唱會的經驗,更不要說接連舉辦十多場大型演唱會了。正是因為缺乏經驗,有關的官員自然容易低估問題的複雜性及難度、自然難以及時發現及處理籌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於是小問題便演變成大問題及一連串的問題,維港巨星匯怎能不弄得一團糟、怎能不由盛事變成笑柄呢?
我們認為,維港巨星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教訓已擺在眼前。那就是特區政府不務正業,把它的有形之手伸向毫無經驗、毫不熟悉的演唱會活動。只要特區政府及立法會牢記今次經驗,不再亂掏腰包、亂花公帑辦甚麼演唱會或介入私人市場,那又有甚麼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物力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