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籠放餌誘捕 暫屬最佳方法<br>專家料鱷魚藏身河岸草叢

置籠放餌誘捕 暫屬最佳方法
專家料鱷魚藏身河岸草叢

【本報訊】在元朗南生圍涌口村河道前日開始失蹤的鱷魚,昨日仍未現身,漁護署的專家認為牠應在附近草叢匿藏,始終需要出來覓食,故必須繼續放置誘捕籠誘捕,暫時毋須聘請澳洲捉鱷專家來港協助。

害怕人聲及艇聲
現場的涌口村河道,昨凌晨顯得更靜謐,漁護署職員的小艇守候着,偶爾在河道巡邏,以防有釣夜魚市民接近,及至早上九時許,兩名漁護署職員到臨視察誘捕籠,由於剛水退,整個誘捕籠大部份露出水面,腐爛雞肉仍掛籠內,鱷魚似對爛肉毫無興趣。
幾日前記者看見鱷魚由岸上潛入水裏時,河魚即泛起漣漪,即使經過一段時間,大群魚兒穿梭河道仍不時濺起水花,但昨日情況不一樣,河道水盡鵝飛。
除了十多名記者外,昨日前來觀鱷蹤影的市民不多,反而有些當地的小學生站在河岸一帶,希望再次看到鱷魚。

習慣留一地覓食
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黃始樂表示,估計早前因人聲及艇聲,令鱷魚害怕匿藏起來,但牠可能躲在附近的草叢,又或在河岸的洞中。黃始樂說,鱷魚始終需要覓食,所以漁護署將繼續誘捕,不過要多一點耐性等候。他又謂,據澳洲專家意見及南非專家捕捉鱷魚經驗,用籠來捕捉最適合,暫時毋須聘請澳洲捉鱷專家來港協助。
嘉道理農場高級經理劉惠寧認為,鱷魚本身有地域生活性,習慣後會留下覓食,但早前鱷魚受人聲及船聲影響,或感到不安全,有可能已離開現場,亦有可能在附近匿藏,暫難猜測其行蹤去向。而現場河道四通八達,可通至錦田河、山貝河、尖鼻嘴、米埔一帶,甚至出海。

日前出沒的鱷魚連續兩日失去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