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件式招標不難處理

斬件式招標不難處理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吳家鎚

最近除了維港巨星匯之外,特區政府亦忙於為有關西九龍文化娛樂區的興建和營運模式解話;當中最大的爭議源於究竟是單一性招標模式好,抑或斬件式的招標模式較佳?其次是整個發展計劃一直缺乏公眾及文化界的參與,既然這個項目是針對文化娛樂為主,為何界內的意見不受重視?針對這兩個爭論,筆者有以下的意見。
首先,若我們從專業規劃的角度來看,單一性的模式會較有連貫性及一致性,規劃過程亦較容易掌握,這是事實。同時政府亦毋須將規劃的程序重複審批,因此在時間和成本上可減至最低,這相信是政府背後的理念及原則。

兩種方法各有可取
事實上,這方面的原則性確實是可取的,但問題是香港從未有像西九龍文娛區如此大型的規劃及建設經驗,再加上投資額巨大,因此較公平的做法是透過全球性的招標方法,任何有興趣的公司亦可參與。設置適當的投標規條亦是慣常的做法,不過為增加香港公司參與的機會率,政府應規定中標的公司要把部份工序如項目興建和前期規劃等工作要有香港公司參與,使香港公司既可吸收經驗之餘,亦可作為日後更大規模的珠三角發展的踏腳石。

另一方面,亦有不少人提出招標應以斬件模式進行,相信原因亦是基於投資額巨大,非一般香港中小型發展商能應付得到,因此斬件式會對中小型發展商較公平,亦可提高他們參與的機會。政府在這方面亦不能抹煞平等參與的機會;再者,發展地產物業與文藝產業是兩回事,因此從規劃角度來看,亦要分開技術性及專業性來處理。
土地規劃、樓房天幕興建和物業管理是較技術性的規劃,相信香港大部份的房地產發展建設公司都有能力處理。反而對於文化藝術、創意工業的經營及管理,這些卻是另一專業管理及規劃範疇,因此斬件處理或分前後期不同性質的投標方法,也完全可以接受,否則政府的諮詢會為何分為三個界別、三個不同時段呢?

需成立專責委員會
因此綜合而言,無論是單一性與斬件式的招標模式其實各有可取之處,問題在於政府如何處理各種建議和落實招標模式。政府現時面對兩難的局面,相信多次甚至不限次數和不同形式的公聽會、諮詢會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不論任何的公共建設和開發必須同時面對不同的課題,故特別需要從市民的角度作考慮、作出發點。商業活動應只是促進文化藝術的手段之一,反之若要推廣文化藝術,我們更應從人文及社會方面入手。
最後,無論日後政府採用任何招標的形式,一個由不同界別人士所組成的專責管理委員會,是必須成立的核心組識,否則香港只會再多一個類似數碼港的發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