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出現近七年來首宗本地感染的致命日本腦炎,衞生署昨證實,該名三十八歲女病人家住元朗錦綉花園。食物環境衞生署經視察後,發現附近村落有可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庫蚊蹤迹,已即時派員加緊滅蚊;衞生署則逐家逐戶派發問卷,以監察錦綉花園內二萬居民有否出現腦炎病徵。區內人心惶惶,不少市民擔心成為第二個中招者。 記者:謝明明、梁洵瑜、鄭豐俊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該名在院內深切治療部留院的日本腦炎女患者,目前情況仍然嚴重,神志不清,她的丈夫及三名分別十六、十四及十三歲的子女,均無出現病徵。
食環署顧問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何玉賢昨於記者會上說,經調查後證實錦綉花園範圍內並無傳播日本腦炎的庫蚊,但附近兩公里範圍內的村落,村內溝渠發現有庫蚊蹤迹,該署人員已前往進行滅蚊。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曾浩輝稱,日本腦炎在本港屬罕有疾病,但他承認,在本地感染日本腦炎的風險雖不高,但不排除會再錄得其他感染個案。本港過去十年曾出現五宗病例,其中四宗是在外地感染,包括去年兩宗由內地傳入的個案。
多名居於錦綉花園的居民昨午表示,由於園內種植大量花草樹木及有河流,加上鄰近米埔保護區,容易孳生蚊蟲,蚊患頗嚴重。但各人均說,從未見過食環署人員到該處進行滅蚊工作,而錦綉花園管理處也鮮有向邨內草叢噴射殺蟲水滅蚊。
居民都擔心會因蚊咬而感染日本腦炎等傳染病,尤其是家有年幼子女的居民,其中李太說:「當然擔心會染到日本腦炎,自從沙士之後,屋企已經加設好多防蚊措施,𠵱家惟有盡量唔畀兩歲嘅孫女出街,以免佢被蚊咬。」但有居民認為,只要做足防蚊措施,相信可減低被蚊咬的風險。
衞生署昨日下午三時許派出十多名人員,為一百五十戶居於患者住所附近的居民進行家訪及派發問卷,查詢他們自上月一日起至今有否出現過發燒、頭痛、嘔吐等日本腦炎病徵,並即時為部份居民進行抽血檢驗。該署同時透過錦綉花園管理處,向全園五千戶、共二萬名居民派問卷,一旦發現有居民近期曾出現發燒病徵,會安排他們驗血檢驗。
錦綉花園管理諮詢委員會主席邱帶娣表示,會發通告提醒居民預防蚊患,並要注意環境衞生和個人健康。錦綉花園物業管理處行政經理陳建新說,昨早才接獲當局通知,指園內河北路段有居民感染日本腦炎,管理處會增加噴射殺蟲水的次數,並已去信食環署,希望可協助於邨內及附近地區滅蚊。
衞生署設立的熱線電話至晚上九時,共接獲一百一十三人查詢,當中六十多人是錦綉花園居民,其中一住戶表示其六歲及十三歲男童在十月中曾發燒,現已康復,該署稍後安排兩人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