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日本復甦持久性成疑

投資名言:日本復甦持久性成疑

日本將於本周日舉行國會大選,預期小泉純一郎再度獲選執政的機會將高達九成,而自民黨能夠取得過半數議席、繼續控制國會的機會亦有約六成,使現時日本政府的經濟改革能夠延續。我們較早前曾提及,近期日本股市的強勢看似有餘未盡,同時提出日本經濟仍然存有不少隱憂。在過去一季,日本股市在經濟恢復增長及企業盈利改善下持續上揚,倘若執政黨能在本月大選中順利勝出,對後市會帶來進一步支持。

基於上述正面因素,近來不少投資者紛紛購入日股基金,博取短線回報,又或者增加日股在長線投資組合中的比重。無論如何,要作出理智的投資決定,必須對投資日股的風險因素作出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自2001年4月上任以來,首相小泉純一郎不斷強調,要帶領日本經濟走出通縮,並恢復高增長步伐,必然要先解決90年代泡沫經濟爆破所遺留下來的大堆結構性問題。然而,在這兩年多的任期內,小泉政府並未見推行大刀闊斧的政經改革,反而繼續倚賴較為短視的財政及金融政策刺激經濟。在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圓滿解決之前,現階段不宜對日本的長遠經濟前景看得太過樂觀。
近期環球經濟氣氛好轉,帶動日本出口業恢復高速增長。表面上,日本經濟似乎充滿生機,各項經濟數據均出現周期性上升;但從另一角度看,這次由外圍因素所帶動的復甦,暫時掩蓋了該國亟欲解決的內在問題,並拖延政府進行改革的決心。

經濟改善拖慢改革
資產價格上升,令金融機構的交叉控股及資產負債等問題得到短期紓緩,但股市一旦出現調整,而這些問題依然存在的話,對其金融體系的長遠穩定性將構成嚴重威脅。
除了以上經常提及的課題之外,市場最近亦十分關注日本政府在下一個財政年度的公共退休金制度改革,對整體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日本的公共退休金計劃過去連續三年出現赤字,根據一項問卷調查,逾五成的國民因為對退休金制度缺乏信心,因而減低消費開支。在現行制度下,日本的受僱者與僱主必須合共供款年薪的13.6%作於公共退休金。據日本政府估計,要維持現有的退休福利不變,此比率最少要上調至20%,才能應付未來的福利開支。隨着出生率不斷下降及人口老化,退休福利問題對日本經濟構成的威脅將會持續惡化。
事實上,我們對日本政府下個財政年度推行的退休金制度改革成果並不樂觀。若日本政府選擇削減現制度下的退休福利,將無可避免地打擊個人消費意欲,長遠而言,也會改變社會上整個受薪階層的消費模式;若日本政府選擇逐年提高退休金的供款比例,也會間接減低市民的工作熱誠,勞工供應無可避免將會減少,影響長遠的經濟增長潛力。

增加亞太基金比重
亞洲區股市在環球經濟復甦中表現突出,區內不少國家亦在經濟改革上取得豐碩成果。由於投資日本股市所面對的風險跟其他國家不大相同,建議在基金組合中加進亞太區比重的同時,可先選擇一些投資亞太區(日本除外)的區域性基金,除可避免投資於單一市場的風險,亦可繼續受惠於區內的整體經濟改善。
潘國光
投資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2962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