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盡其用建地台藏2,000光碟

地盡其用建地台藏2,000光碟

自小讀書有云:「香港是個彈丸之地,地方寸金尺土。」究竟有幾「尺土」,看現在的住宅就知道。一般樓宇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都有一段距離,有時如果屋主雜物太多,數百呎的地方,分分鐘連轉身的位置都沒有。如果好像Vincent一樣肯花心思在收納之上,地方立即「見使」好多。七百呎地方,用到盡,其實可以很骨子又舒服。

記者:張一豪
攝影:莫彥聰 模特兒:Vivian(SunSpot)

一踏進窗明几淨的大廳,看起來真不像一位收藏者的家,因為屋內幾乎全無雜物,而且布置得井井有條。屋主Vincent是一個設計師,本身又喜歡收集很多書籍、雜誌和影音光碟,於是怎樣去好好安放他的珍藏,是他當前最重要的大前提。

客廳井井有條
這個客廳看起來沒有半點雜物,在其他居所慣常見到的電視機、音響等都不見蹤影,皆因Vincent在客廳做了很多工夫把不少雜物收藏起來。

以投影機代替電視機可以慳回不少地方,前置喇叭就收藏在長几下。

光碟機入櫃
屋主愛看電影,但最怕是影音器材的電線外露,跟整齊的布置極不協調,所以就利用牆角位置做一個櫃把器材收好。平時影音櫃門關上,便可坐在櫃旁用窗台空間做成的梳化看書。

■投影機放在梳化底下,既慳地方,又不會影響客廳內的感觀。

几下的位置亦不放過,築起一個小魚池,養了幾條小金魚以陶冶性情。

百呎書房地方用盡
Vincent善用空間的特色,不只在客廳充份發揮,在他的書房亦運用得出神入化,令一個小小的百呎空間,可以收藏很多書籍和報紙。

高出來的地台內有乾坤,Vincent分了8個可以揭開的間隔,將2,000多隻珍貴光碟收藏在地台內。

擅用窗台的深度,再多做一個小書櫃放一些字典等的工具書。

這家書房有時會當做客房招待朋友住,牆櫃搖身一變,翻下來就變成一張大床。

全屋家具都可移動
由設計到繪圖,以至監工裝修,全部都是由Vincent一手包辦,裝修大約一個月,共花了二十萬左右。一向都過着「波希米亞人」般的寫意獨身生活,Vincent話若遇上更好的地方便有可能搬遷,所以他每次設計的家具都着重靈活性,全部都可以拆下,即使地台、書枱都一樣。他更說若各位有興趣跟他分享收納心得,可致電27877272留言給他。

在書房內,Vincent做了一個一呎半高的地台,與窗台平排,除了令收納的空間大大增加外,連窗台都造了一張書枱,方便工作。

■地台高呎半,可以收藏一些不等用的東西,例如有價值的舊報紙。

■窗台也是拆除式的設計,很簡單不用費力就可拿走,能還原入伙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