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經濟表現或其他客觀因素皆對美元有利,促使美元兌歐幣和日圓分別升上1個月新高,其後由於日本出口商趁機把海外收益轉回日圓,才令美元由111上退回110邊緣。
繼上周公布了強勁的第三季經濟增長數據後,美國周一公布的ISM製造業指數及營建支出均見理想,進一步消除了市場早前對美國經濟停滯不前的疑慮,為美元反彈提供了動力。
美國10月製造業指數由53.7勁升至57,乃2000年1月以來的最高數字,而9月營建支出則增加1.3%,亦遠勝市場預期的0.3%升幅。雖然歐元區10月採購經理指數亦由50.1升上51.3,而英國則升上54.2的逾3年半新高,但基於美國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擔任火車頭,故美國數據的影響力亦蓋過了歐洲數字。值得注意的反而是英國10月零售銷售數字出現過去18個月以來的最快升幅,令英倫銀行本周加息的機會更加高唱入雲。
此外,美國財長斯諾在周一出席美日企業年會時表示,華府支持彈性滙率政策,並不表示長期以來的強美元政策已改弦易轍,市場解讀為容許美元走軟,乃曲解了原意。言論亦成為了美元的另一支強心針。不過,市場對美元的後市並未一面倒看好,這從日本出口商趕在美元反彈至110日圓上時便爭相把海外收益兌回日圓可以看到。
筆者的歐元買盤在1.1520已遭止蝕,損失120點。雖然筆者對美元是否已轉強勢仍有懷疑,但美國近日發表的數據表現之強勁,確實值得美元作一次較大幅度的反彈,更何況自從九月下旬的七國高峯會後美元的跌勢已持續了足足一個月,市場內亦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美元沽倉,顯示美元已有點兒超賣,在補倉盤帶動下有一次較大型調整才是健康的現象。
目前既不肯定美元是否處於轉角市,更宜謀定而後動。筆者亦打算先歇一歇,本周內不再開盤,待美國周五公布就業數據後才決定應否入市。
滙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