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約二億五千一百萬年前的三叠紀年代(Triassicperiod)末,地球經歷一場大浩劫,九成半生物滅亡。
美國地質學家周一表示,這次歷來最大型生物滅絕原因,可能是動物吸入猶如變腐爛雞蛋或蔬菜的臭氣硫化氫所致。
在二叠紀年代(Permianperiod)與三叠紀年代,地球逾九成生物絕種,但惟獨恐龍卻在三叠紀和侏羅紀年代一枝獨秀,科學家相信這是與當時氧氣低,而造就了恐龍這種耗氧量低的動物獨霸地球。
科學家對此提出兩個理論,第一個理論是二叠紀年代,海洋是無氧氣的,若水平線上升,很多生物都會絕種;另一理論是地面和深海因某些原因混合起來,把無氧海水帶到地面,其間深海腐化生物釋出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氫威脅地面動物。
賓夕凡尼亞州大學地質學家孔普表示,三叠紀年代末,當大氣層氧氣含量下降,海洋二氧化碳和硫化氫就會滲入空氣和海水,其中硫化氫可能毒死很多動物。
另外,美國古生物學家表示,火山爆發造成低氧和溫室效應環境,可能導致三叠紀大滅種,但恐龍因呼吸系統適應低氧而大量繁衍,因為恐龍的肺臟跟鳥類一般連接多個氣囊,令牠們在低氧時代稱王。
恐龍最終於六千五百萬年前可能因小行星撞地球而絕種。
英國《太陽報》/《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