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出現本地感染的日本腦炎,鄰近本港的廣東省早於今年夏天已爆發疫潮,至六月底有三百多宗病例,累積死亡人數近三十人,疫情一度蔓延至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內地當局曾展開大型滅蚊及兒童防疫注射工作,其後本港曾出現一宗懷疑個案,但最後證實並非日本腦炎。
今年夏天,廣東省爆發奪命日本腦炎,主要集中在茂名、湛江及梅州三市,其他縣市也出現零星個案,鄰近本港的深圳也出現病例,內地當局當時曾向本港衞生署通報疫症,北京衞生部更鑑於疫情嚴重,派人到廣東視察及展開防疫工作。
至六月底,一名四十四歲在深圳工作的香港女子出現日本腦炎病徵,被轉介到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入院時更明顯地神志不清及發高燒,病情相當嚴重,其後經血清測試證實並非患上日本腦炎。
由於日本腦炎病毒是由庫蚊經豬隻或候鳥傳播,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專家曾指出,庫蚊從內地飛到本港傳播疾病的可能性不高,但由於候鳥或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為免庫蚊叮咬候鳥後把病毒傳播開去,食環署會加強在有候鳥出沒的新界地區及有豬場地方的滅蚊工作。
在本港有紀錄的七十一種蚊子品種,其中主要以白紋伊蚊、庫蚊及按蚊是病媒,可以傳播不同的疾病。白紋伊蚊可傳染登革熱;庫蚊可傳染日本腦炎及西尼羅病;按蚊則可傳播瘧疾。
庫蚊在晚間較為活躍,主要在一些較多積水的地方滋生,如地盤或溝渠等,其飛行範圍一般可達兩公里,較只可飛一百米的白紋伊蚊的飛行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