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健康食品用家曾不適

16%健康食品用家曾不適

【本報訊】市民服用健康食品日漸普及,一項調查發現,有一成六服用健康食品受訪者曾出現身體不適等副作用,部份受訪者更曾因服用健康食品而需要求醫。
調查又發現,受訪者主要透過廣告及親友推介認識健康食品;在廣告以外,有三成受訪者直認不會在購買前搜集有關健康產品的資料。

應加強抽查
民建聯於上月底至本月初,以電話隨機訪問了三百五十四名市民,結果顯示有四成半受訪者曾經食用健康食品,購買健康食品主要是用作增強抵抗力、減肥、美容及排毒。
七成受訪者每月平均花費少於三百元在健康食品上,其中只有四成受訪者表示健康食品有療效,更有一成六受訪者在服用後出現副作用。四成受訪者指出,食用的健康食品並沒有警告字句等詳細資料。
至於未有食用健康食品的受訪者,四成半直言擔心食用後出現副作用,三成受訪者表示對政府監管制度沒有信心。
負責調查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容根指出,政府在提出規管健康食品聲稱功效的同時,需要加強抽查化驗市面上有售的健康食品,杜絕出現魚目混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