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昨日花費一整天時間捕鱷仍然無功而回,該署職員一度帶備麻醉槍準備捕捉鱷魚,但未竟全功,最後只能在現場設置數個鐵籠,入夜便離開。本港及外國富經驗的鱷魚專家均指出,黑夜才是捕鱷的最佳時機,而且鱷魚是涼血,對麻醉藥無反應。 記者:謝穎詩 蔡元貴
現時全世界共有二十六個品種鱷魚,「國家地理頻道」鱷魚專家DrBradyBarr捕捉過二十三種,DrBarr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鱷魚滿口都是有毒的細菌,只要被牠咬一口,就算沒有被鱷魚咬斷手腳,也會受感染而死亡。鱷魚噬咬力驚人,重達一千五百公斤,是全世界牙力最勁的動物,DrBarr說,捕捉鱷魚有度竅門,通常他都在夜間獵鱷,因為鱷魚的眼睛會在夜間發亮,較易發現。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Crow)指出,捕鱷一般有兩種方法,分別是設置鐵籠設餌引誘鱷魚,以及用人手捕鱷。他指設籠可能要花數個星期才成功捕鱷,所以大多數會用人手捕鱷。
他表示,捕鱷可以由一人或十多人一起進行,捕鱷前必須要先確定捕鱷的鐵桿及繩套堅固,然後慢慢接近鱷魚,靜候機會,但捕鱷人員切忌走到鱷魚的尾巴,因為牠的尾巴強勁有力,十分危險。
在美國有多次捕鱷經驗的爬蟲專家邵先生則指出,捕鱷最佳時間是入夜後,因為「夜晚用大光燈射住鱷魚隻眼,佢就唔識郁,然後即刻用索圈索住佢個嘴,以牛皮膠紙綑住佢把口幾個圈,套入麻袋,隻鱷魚喺袋入面轉九至十個圈就頭暈暈,咁就捉到佢啦」。
邵先生表示,從相片看來,這條鱷魚很溫純,要捉到牠並不困難,他笑言,若政府肯付錢,他願意提供協助。
深圳市野生動物園的養鱷專家何先生則表示,由於鱷魚是冷血動物,國內動物園一般不會使用麻醉針捉鱷魚,較多採用的是繩套和網捉兩種方法。他指出,「即使是人工飼養十年的鱷魚,也不會有血性,每次捕捉牠都充滿危險。」
何先生表示,鱷魚在水中和陸地有不同的捕捉方法,如果在陸地,多數用繩套的方法,將繩結成繩圈,然後向鱷魚拋去,把牠的頭和嘴部套牢,令牠失去最大的殺傷力,然後可把牠拉到籠內。如果在水中最好用魚網,鱷魚在網中不能張嘴咬人,然後就容易將牠抓到籠裏。
至於不用麻醉針的原因,何先生解釋說:「鱷魚是涼血動物,對麻醉藥物等反應慢,像老虎般,中了麻醉針後很快就暈過去,鱷魚可能要很久才對藥物有反應,到時牠不知道跑到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