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第三次伊拉克戰爭爆發了 - 林沖

國際點與線:第三次伊拉克戰爭爆發了 - 林沖

周日是天之驕子的美軍重挫的一天:在伊拉克,一架載滿三十多名士兵的美軍「支努干」直升機被導彈擊落,十五人死二十一人受傷,是美軍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殺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攆走眼中釘侯賽因以來的單一天最大傷亡數字。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說,每個美國人都應該視這一天為另一次「國殤」(nationaltragedy)。在科羅拉多州的卡爾遜堡內的軍官,為同僚哀傷,一片秋雲慘霧。
美軍這次遇難,是給總統喬治布殊五月一日威風地宣布攻伊「任務結束」(missionaccomplished),一個最強烈的反諷。不止單日傷亡慘重,還有的是美軍上周公布美軍傷亡達到一百一十七人,比起美伊戰爭時還多。「戰後」死傷比「戰時」更多,喬治布殊政府不得不承認在伊拉克的戰爭未結束,只是戰爭的模式變了──不再是超級導彈的狂轟濫炸,而是更血腥的游擊戰真的掀開序幕。

美軍陷血腥游擊戰
不但展開了,這次游擊戰已愈演愈烈:開頭只是零星開火;接着是被伊拉克「戰士」視為美國攻伊幫兇的聯合國駐巴格達總部遇火箭炮襲擊,「戰士」自製火箭發射台攻擊,顯示美軍用混凝土路障做保安已不夠了;如今是導彈射擊軍機。
雖然不像越戰那樣,在戰時越共游擊隊已打正旗號打游擊戰,但在走向重建的伊拉克,游擊戰的經典場面陸續出現,也愈來愈有組織,連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也不禁說:「在伊拉克有人用打了就跑的策略,這是更棘手的安全環境。」泥沼似乎只等美軍深陷。
美國健筆薩菲爾(WilliamSafire)昨日就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為「第三次伊拉克戰爭」,內文又寫到「我們已走進第三次伊拉克戰爭六個月了」,而這場戰爭的特質是外國「恐怖分子」已滲入伊拉克,在地下作戰。那就是美軍在明,反美的游擊「戰士」在暗。美軍從來最怕打游擊戰,這回雖然白宮領袖仍堅持不撤退,但美軍駐伊曠日持久,疲倦有之,自殺有之,士氣之低落,是兵家最大忌。越共游擊隊當年就是以士氣贏了美軍。